本篇文章2465字,读完约6分钟

张晓哲

近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现代支付系统基本建成并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支付结算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非现金支付工具不断创新和推广,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取得有效突破。支付结算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广,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何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加强支付结算监管,维护正常的支付结算秩序,畅通资金结算渠道,是当前基层人民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

加强基层人行支付结算监管

基层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监管现状

(一)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监管权限不够,削弱了支付结算监管的有效性。支付结算法律法规是支付结算工作正常有序推进的根本保证,是基层人民银行实施支付结算监管的标尺。目前,我国相关支付结算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使得基层人民银行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无法充分发挥支付结算的监管功能。主要表现为:一是电子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发展迅速,原有支付结算法律法规的一些条款或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监管业务的需要,一些支付结算风险点和新兴业务仍然没有系统或更高层次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例如,在新兴电子支付工具的开发中,《支付结算办法》和《票据管理实施办法》不规范;银行卡管理仍在执行1999年制定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二是现行法律法规对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权限规定不足。《中国人民银行法》及相关规定仅明确了人民银行对清算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权和处罚权,以及对支付结算的组织管理责任和监督检查权,而没有明确人民银行对支付结算监督的处罚权,这使得基层人民银行难以对支付结算进行监督。由于没有法律可循或法律制度不健全,金融机构各行其是,容易引发各种结算纠纷和资金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监管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加强基层人行支付结算监管

(2)金融机构逐利违规操作对中国人民银行加强支付结算监管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目前,金融机构个别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受到内部考核奖惩制度的压力或利益驱动。在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过程中,他们多注重服务,少注重检查,多注重与客户“保持一致”,而忽略了约束客户违反支付结算纪律的行为。出于同样的目的,上级行更注重对所属机构存贷款任务完成情况和经营效益的评估,而往往忽视支付结算中发现的问题。随着经济和金融的快速发展,企业和个人对资本流动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资本量也越来越大。如果没有有效的支付结算监管手段和措施,金融机构违反支付结算规则所带来的风险会越来越大,从而破坏正常的金融秩序。

加强基层人行支付结算监管

(3)支付结算工具的全面创新给支付结算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以网上银行、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新兴电子支付方式不断创新,被越来越多的公众认可和使用,成为引领电子支付发展的新力量。此外,各种金融机构的会计核算已经实现了前台和后台的分离以及单独处理的模式。在一些银行机构中,会计在全国范围内也实现了一个账户,传统的会计数据如会计传票、总账和明细账要么被扫描打包,要么不能单独打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支付结算监管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仍局限于审核单据、核对账簿、上缴传票、核对报表等。,这不仅是低效的,而且也是无效的。深层次的问题和隐患难以发现,支付结算监管手段的科技含量明显不足。

加强基层人行支付结算监管

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支付结算法律法规。中国人民银行要清理支付结算法律法规和业务规则。应修改修正案,增加补充内容,废除废止部分,以确保政策的透明性、统一性和实用性。为了适应支付结算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迫切需要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包括新的支付结算业务管理办法、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电子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等。,并考虑提升法律层面,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对支付结算违法行为的处罚权,使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真正有法可依,堵塞支付结算监管中的法律漏洞,增加金融机构支付结算违法行为的成本。

加强基层人行支付结算监管

(二)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管理制度。鉴于中国人民银行基层支付结算部门兼具服务和监管职能,基层行可在该部门内设立支付结算管理团队,配备支付结算管理专业人员,在人员、财务、物资等方面向支付结算业务倾斜,并与上一级支付结算监管部门合作。要选拔知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同志从事支付结算监管工作,加强支付结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理论素养,从而全面加强支付结算监管,提高基层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监管效率。

加强基层人行支付结算监管

(三)建立现场监督和非现场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支付结算工具的全面创新导致支付主体和支付方式的多样化,支付业务的复杂性,这就要求中国人民银行从防范风险、服务社会的角度开展支付结算监管,而不是传统的合规监管理念。在金融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原有的检查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维护正常支付结算秩序的需要,应注重风险防范,构建新的支付结算监管模式。要制定《支付结算非现场监管办法》,设计完善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通过走访、访谈、电话查询等多种非现场监管措施,加强对各类支付风险的控制。对发现的新问题发出风险警告。现场检查作为支付结算监管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根据非现场监管中发现的问题或工作需要进行,也可以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提高现场检查的效果。

加强基层人行支付结算监管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支付结算监管手段

为提高基层人民银行监管工作效率,中国人民银行有必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监管手段,立足非现场监管,开发支付结算监管互动平台系统,为各级银行支付结算监管工作全过程提供技术支持。该系统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现与中国人民银行运营的各种支付系统和金融机构在线系统的互动对接。各级人民银行可以根据不同级别的授权收集支付结算监管数据和信息,为基层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监管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二是各级人民银行可以通过该互动平台向金融机构发布支付结算政策和要求,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该平台直接向当地人民银行提交支付结算报表和支付信息。第三,通过该平台,构建了《不断完善》中的支付结算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对金融机构的支付结算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第四,在该平台的帮助下,构建了支付结算分析统计系统,并将系统收集的数据用于进一步分析。

标题:加强基层人行支付结算监管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