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5字,读完约4分钟
◆经济导报记者王雅捷报道
随着春节的临近,“四风”问题高发,金融业也不例外。
几天前,渤海银行不仅因为一张价值168元的水果卡让中央纪委勃然大怒,还波及到其他金融机构。《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除了被广泛批评的“贿赂”之外,渤海银行在山东的一些分行也存在“抓球”等违规行为。
礼品卡事件激怒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渤海银行应该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纪委部署新年工作的关键节点,渤海银行“无视”党的作风和廉政建设,“踩了雷”。
据悉,日前,渤海银行向银监会、天津市重要机构及其他人士邮寄了一张168元的水果礼品卡。银监会有关负责人通报后,此事立即上报中央纪委。
事件曝光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将其定性为违反反风纪律和挑战中央权威,并立即通知银监会和天津市,要求彻底调查。
然而,渤海银行168元礼品卡引发的金融体系“地震”远不止于此。
据悉,天津市委书记李红中在全市讲话中对此事进行了严厉批评,财政局等局、委相继召开内部会议,对监管监督进行了认真反思。
据悉,天津市纪委已派6人到渤海银行进行专项检查。据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此事已蔓延至其他金融机构,许多金融机构已开始自我检查。
针对此事,《经济导报》记者于1月16日和1月18日多次致电渤海银行相关负责人和总部座机,截至发稿时仍未收到回复。
“购买理财产品并发送电话账单”
根据官方网站信息,渤海银行是1996年以来唯一一家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首家在成立初期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中资商业银行,也是首家总部设在天津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由天津TEDA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渣打银行等7家股东发起。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30日,2006年2月正式开业。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渤海银行已经在济南、淄博、济宁、烟台和德州开设了五家分行。元旦过后,银行的“储蓄战”并没有停止。《经济导报》记者通过调查采访发现,渤海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95%,比基准利率高30%。
虽然渤海银行山东分行的定期存款水平与行业整体水平相当,但渤海银行封闭式理财产品全线超过5%,最高预期收益率达到5.60%,代表了山东理财市场的较高水平。
然而,引起《经济导报》记者注意的是,渤海银行在山东的几家分行涉嫌违反“购买理财产品和发送电话账单”的规定。
前几天,有读者谈到在渤海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经历。他告诉《经济先驱报》记者,“如果你以5万元的起点认购任何理财产品,成功购买后,你可以获得50元的话费充值。”听完读者的陈述,《经济导报》记者立即走访了济南渤海银行的某个网点,发现活动确实在进行。
据了解,根据《商业银行法》第47条,超过中央银行规定的利率标准是非法的,除任何利率外,赠送货币和礼品的行为是一种无形的利率行为。银行不得以非法手段吸收存款或发放贷款。一些业内人士直言,渤海银行的上述做法是一种“边缘球”行为。
许多分行去年被罚款
为了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禁止“获奖入库”。
“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理财产品不能‘奖励吸引客户’,但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本身就是把钱存入银行,然后再购买银行的资产管理产品。购买财富管理产品会获得额外的回报,而且有人怀疑这是在玩政策边缘游戏。”一位城市商业银行高管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在严格的金融监管形势下,金融市场的不良竞争得到了明显抑制,但仍有一些机构为了吸引储户而走在监管的“灰色”地带。
除了“中奖吸引客户”,渤海银行去年还因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和其他违规行为被银行监管系统罚款7次。
据统计,被监管部门处罚的渤海银行分行涉及广州分行、南京分行、苏州分行、太原分行、营口分行、长治分行,共罚款191万元。渤海银行当地分行的上述违规行为主要包括个人贷款使用控制不严、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和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性操作规则、不良贷款违规转移、高级管理人员未经资格审查就被任命等。
标题:渤海银行的“多事之秋” 山东有分行“有奖揽客”打擦边球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