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7字,读完约3分钟

1月18日,首届中国乳品质量年会和中国乳品工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图为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美菊发布《中国乳品质量安全十年发展成果报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晓寒/照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月18日电(记者吴小伟)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乳制品行业来说是一场灾难。中国乳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美菊说,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乳业为提高产品质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随着产量增长65%,我国原料奶和原料奶的质量以及乳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装备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刘美菊:我国生鲜乳质量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法律标准陆续出台,最严格监管下的合格率达到99.6%

在1月18日召开的首届中国乳品质量年会和中国奶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刘美菊提到,自2008年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与乳制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包括《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中的十多项政策法规,涵盖了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质量控制、市场监管、产品销售和广告宣传等内容。

刘美菊:我国生鲜乳质量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自2010年以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先后颁布了74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21项产品标准、3项生产标准和50项检验方法标准。“婴儿配方奶粉标准是世界上要求最严格、技术最先进的标准之一。”刘美菊说道。

随着这些法律标准的出台,政府当局多年来一直对乳制品行业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报道,自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质量安全生产体系进行检查以来,已对83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进行了93次系统检查,责令16家企业停产整顿,并立案查处。同时,自2010年以来,国家对乳制品和婴儿配方奶粉实施了强化质量监督和抽样检验制度。

刘美菊:我国生鲜乳质量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根据国家监督抽查数据,2014年婴儿配方奶粉合格率为98.3%,2015年为99.3%,2016年为99.4%,2017年为99.72%;乳制品合格率:2014年99.3%,2015年100%,2016年99.8%,2017年99.6%。

大力发展自己的奶源,提升技术,达到世界一流的品质

“奶源是保证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基础”,“这是三聚氰胺铁的教训”。刘美菊动情地说,十年来,通过大力发展规模化饲养和企业自有奶源,大力推广机械化挤奶,整顿和升级奶站,原料奶质量安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2016年牛奶总产量为3712万吨,与2008年的3782万吨基本持平。其中,100头以上的大型农场比例达到53%,机械挤奶率从2008年的51%提高到100%。2016年,企业自有奶源比例超过30%,部分企业已达到100%。

自2008年以来,乳制品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实施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所有企业的设备水平、检验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达到了“智能工厂”的水平。真正实现原材料的可追溯性、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可问责性。

刘美菊:我国生鲜乳质量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原料奶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乳制品和婴儿配方奶粉质量稳定良好。”刘美菊表示,经过多年努力,2016年,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的合格率为100%,鲜奶的合格率为99.8%。

她说,“三聚氰胺”的惨痛教训已经成为过去,中国乳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食品制造业,即将翻开历史的新篇章。

标题:刘美菊:我国生鲜乳质量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