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5字,读完约3分钟
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近年来,东北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凸显。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振兴和发展东北的重大政策措施,对振兴东北做出了新一轮战略部署。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改革,加快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2018年1月5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由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牵头、40多家金融机构协办的“东北振兴金融合作机制”在北京Be正式成立。有专家表示,这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金融合作、探索金融发展新模式、为东北振兴发展配置更多金融资源的重要举措。
经济稳定的迹象已经逐渐显现
金融合作机制正是时候
“目前,东北地区经济触底的迹象正在逐渐显现,积极因素正在积累。投资东北的机遇期和窗口期已经打开,建立金融合作机制的时机已经成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最近表示。
近年来,东北地区出现了增长乏力、后劲不足、企业亏损、信贷环境拖欠和恶化、人才和资金外流等问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和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东北经济稳定的若干意见》、《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振兴政策。
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2017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总体稳定好转,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经营环境不断优化。2017年前三季度,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比上半年增长0.4个百分点。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经济基本稳定,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5.7%和6.3%。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下降3.1%,由负转正。中国东北地区的投资下降逐月缩小,并首次转为正数。2017年1月至11月,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1%,结束了2015年初以来月度投资持续下滑的局面。
东北振兴战略加快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开发培育了新的动能。2017年1月至11月,辽宁省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和工业机器人的增长率分别达到22%、25%和16%。此外,吉林省医药产业正在成为新的主要支柱产业,2017年前三季度,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也增长了18.4%。
记者了解到,东北地区正在不断推进法治和信用建设。吉林省以优化经营环境为出发点,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势头,同时加强与对口城市的合作,务实推进,提升东北地区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据统计,上海和大连分别签署了总额超过1700亿元的合作项目。
标题:40余家金融机构携手构建金融合作机制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