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47字,读完约9分钟
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中国学习
制图:王蒙
2017年3月28日,泰国学生卡恩(右)和他的同学在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魏(左)的指导下进行了生物微流控芯片的研究。新华社记者李一波照片
2017年12月29日,来自俄罗斯、韩国、赞比亚等国家的江苏大学学生来到江苏省镇江市七里店街万科社区戏曲俱乐部,在当地戏曲票友的指导下,体验京剧和越剧的演唱和表演技巧,感受中国戏曲的魅力。石玉成(人民的视野)照片
2017年5月10日,在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招聘会上,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伊朗学生迈赫迪(右)与企业代表交流。杜摄(新华社)
2017年6月22日,在武汉大学的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上,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陈林(左)和同学们一起欢呼。柯伟摄(新华社)
带着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和对专业学习的追求,马来西亚华裔男孩谭玉元高中毕业后来到中国学习。在台湾时新大学读了四年本科后,他来到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现在他是博士的第三年,这是他在中国的第十个年头。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16年有443,000名国际学生来到中国,比2015年增长了11.35%,是本世纪初的八倍。近年来,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现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教育部长陈宝生说,到2049年,中国的教育将牢固地站在世界教育的中心,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值得期待的留学目的地。
海外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怎么样?中国为在华留学生提供什么保障?中国如何打造“世界上最理想的留学目的地”?本报记者采访了在华留学生和教育部相关官员。
■来中国开启美好生活
“你为什么在中国学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对于谭玉元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对于研究心理学的他来说,这是一个简单而深刻的答案。“我只听我家前辈说我家是广东罗定人,其他的就不知道了。”谭玉元说,直到有一天他和中国同事讨论学术问题时,他的弟弟说:“哥哥的思想充满了中国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具有中国人的核心”,这使他找到了答案。"在中国,我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还感受到了文化认同."谭玉元说道。
对于土耳其男孩白振国来说,在中国学习更多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世界很大。你必须走出土耳其,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在父亲的鼓励下,白振国高中毕业后来到中国,翻开了他在西北大学新闻学院生活的新篇章。白振国说,他的梦想是向凯尔·波罗学习,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俄罗斯学生埃莉诺拉·盖南看到了中俄之间日益频繁的交流。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与俄发起的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前景广阔,因此她期待着两国未来的合作。现在,她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留学的毕业生中涌现出了许多国家领导人。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泰索姆、泰国公主诗琳通和哈萨克斯坦前总理马西莫夫都曾在中国留学。
-越来越多的海外学生来到中国,像他们一样梦想。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了解和感受中国。根据中国外文局对外交流研究中心最近发布的《2016-2017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1%的海外青年(18-35岁)对中国教育主题感兴趣,36%的海外青年计划在未来三年来中国。“出国留学,去中国!”它正成为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学生的选择。在中国,他们不仅会获得丰富的知识,还会体验美好的生活。
■留学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中国与不同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教育合作关系不断巩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得以实施,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在华留学不仅规模迅速扩大,而且层次、结构和类别不断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根据最近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年),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已成为2016-2017学年中国留学的增长点。其中,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的留学生平均增长率超过20%。根据报告分析,中国在支持留学政策和向海外学生提供奖学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推动“一带一路”的教育行动、建立“一带一路”大学联盟、签署双边协议和相互承认学位、建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等。
此外,来华留学生打破了汉语学习的格局,学科分布更加合理。西医、工程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很受欢迎,成为学生人数最多的学科;2016年,近210,000名外国学生接受了学术教育,比2015年增加了25,000人。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英分析说,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来源更加多样化,从过去的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扩展到世界各国,欧美发达国家的比例有所上升;在中国学习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从过去的中医、中医等与中国高度相关的学科,到科学、农业和工程等许多学科;在中国学习的结构变得更加合理。过去,非学位学生来中国短期学习语言的比例很高,但现在来中国攻读学位的学生比例显著增加。
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结构的不断优化,标志着来华留学吸引力的显著增强,这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留学事业持续积极稳步发展的显著成果。
■为就业而学习更加安全
一年多前,一篇名为《海外学生在中国找工作》的文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篇文章描述了外国学生在中国找工作的曲折和困难。2016年,第一届中国留学人才招聘会的数据显示,参加招聘会的国际学生中,有95%希望在中国工作。今天在中国的留学生就业情况如何?
1月5日,南开大学国际学生安德烈参加了一个特殊的招聘会——2018年南开大学国际学生交易会。在这次招聘会上,中国企业为留学生提供了市场开发、法律合同、人事管理和项目管理等多种职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安德烈认为,中国有很多发展迅速的优秀企业,这次采访让他收获颇丰。
这是由于中国政策支持外国学生在中国找工作和创业。2017年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外交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允许优秀外国大学毕业生来华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放宽了外国大学毕业生来华工作的条件,部分合格的优秀外国大学毕业生可以在中国工作,无需工作经验。
除了确保海外学生的就业和创业,中国还更加重视对来华学生的日常管理。去年7月生效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从招生、教学、校园管理、奖学金、社会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更加科学地规范了来华留学管理。,并且是中国学习水平最高的。规章制度;为了建设一支健全的管理和教学队伍,教育部为来华留学管理干部举办了17期培训班,2400多名出国留学管理干部从中受益;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对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投入。2016年,近49,000名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在中国学习。
“近年来,中国在招生管理、奖学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应急管理制度等方面基本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现目标任重道远
中国能成为世界上人们最向往的留学目的地吗?中国教育会成为世界教育中心吗?
相关学者认为,从近五年来来华留学生的快速增长和中国大学排名的快速提升来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中国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要实现这个目标,任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一差距可以从一系列数据中清楚地看出:在2016年来华的国际学生中,47.42%接受过学历教育,只有14.42%接受过硕士和博士教育。相应地,2016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为544,500人,其中70%以上为本科及以上学历,35.51%为研究生。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相关负责人坦言,“规模和质量发展不平衡、学校发展水平不平衡、地区发展模式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与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上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留学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课程质量存在一定差距,服务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所做的是努力实现均衡发展,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更加注重质量,促进中国留学的内涵式发展。”
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国将鼓励更多的优秀学生来中国学习,推动在中国学习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快车道;加强来华留学教育管理的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机制建设,鼓励第三方行业组织制定行业协会认证标准;整合国际交流、合作办学、基地建设、推广汉语等。通过“在中国学习”和“感知中国”等文化体验活动,加大在中国学习的宣传力度,增强学生融入中国社会的意识。(记者王蒙)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淼
标题:越来越多人选择来中国留学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