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43字,读完约6分钟
2017年,cpi回归“第一时代”,ppi同比由负转正-
当前的价格形势有助于经济平稳运行
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cpi同比增长1.6%,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左右”调控目标完成;Ppi同比增长6.3%,与同比下降1.4%形成鲜明对比,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的下降趋势。
专家表示,2018年,中国的价格通胀水平可能会保持在总体温和水平,cpi和ppi之间的剪刀差有望逐渐缩小。价格形势将有助于经济平稳运行,不会有相应调整货币政策的需求。
年度消费物价指数又回到了“第一时代”
2017年全年,cpi同比增长1.6%,比2016年低0.4个百分点,回到了“一个时代”。食品价格自2003年以来首次下跌1.4%,主要受猪肉和新鲜蔬菜价格下跌的影响。非食品价格上涨2.3%,比上年增长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价格上涨3.0%。
交通银行(601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2017年中国cpi疲软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的低增长,自2017年2月以来一直呈负增长。全年气候相对稳定,蔬菜和谷物供应充足,食品价格低廉。猪肉价格在2017年迎来了一个下行周期,从5月到10月,月度降幅超过10%,这对价格起到了下行作用。非食品价格和核心cpi趋势稳定,年均增长2.3%和2.2%。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呈现平稳小幅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医疗和教育旅游等服务价格上涨。
2017年12月,cpi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0.1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处于“1时代”。其中,城市增长1.9%,农村增长1.7%;食品价格下跌0.4%,非食品价格上涨2.4%;消费品价格上涨1.1%,服务价格上涨3.0%。
“从同比来看,食品价格下降了0.4%,对cpi的影响约为0.0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4%,影响cpi约1.9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统计司高级统计师盛国庆表示,由于比较基数较高,新鲜蔬菜和猪肉价格分别下降了8.6%和8.3%,对cpi的影响约为0.46个百分点;鸡蛋、羊肉、新鲜水果和水产品价格同比涨幅大于上月,对cpi的总体影响上升约0.28个百分点。医疗、住房、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上涨6.6%、2.8%和2.1%,合计影响cpi上涨1.37个百分点,占非食品价格上涨影响的70%以上。
12月份,cpi环比上涨0.3%。其中,城市增长0.3%,农村增长0.4%;食品价格上涨1.1%,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0.5%,服务价格上涨0.1%。
Ppi同比从负值变为正值
2017年全年,生产者价格指数从同比下降1.4%变为同比增长6.3%,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的下降趋势。
根据盛国庆的分析,生产资料价格在2017年上涨了8.3%,这影响了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约6.13个百分点。其中,油气开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29.0%、28.2%和27.9%。生活资料价格上涨了0.7%,这影响了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约0.17个百分点。
2017年12月,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9%,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4%,比上个月下降1.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5%,比上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
12月份,ppi环比上涨0.8%,环比上涨0.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9%,比上个月上涨0.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2%,比上个月上涨0.1个百分点。
从主要行业来看,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增长3.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4%;非金属矿产行业,增长3.0%。油气勘探行业下滑,增幅为3.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5%。煤炭开采和洗煤行业从持平下降到持平,下降了0.3%。
2018年通胀压力不大
交通银行认为,2018年cpi可能同比增长2%左右,通胀水平适中;Ppi同比上升或下降至3.5%左右,cpi和ppi之间的剪刀差逐渐缩小。
连平表示,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稳定,内需难以大幅扩大;随着去杠杆化、风险防范和监管政策的收紧,市场利率略有上升,流动性合理适度,2018年很难出现大的通胀压力。猪肉价格处于上升周期,食品价格可能会回升,这是推动2018年cpi上涨的主要因素。2018年,价格上涨可能从生产端转向消费端。从生产者价格指数的角度来看,未来商品价格很难继续大幅上涨,未来投入要素对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提升作用减弱。随着国内投资需求的减弱,2018年工业品价格上涨将放缓,生产者价格指数很难恢复大幅上涨的趋势。随着去产能工作的继续推进,环境保护和有限生产增加,这支撑了产品价格。
“总体而言,2018年的价格形势将有助于经济平稳运行,不需要相应调整货币政策。”连平说。
一些专家指出,目前的价格水平不会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约束。2018年的政策重点是防范风险和去杠杆化,这意味着货币政策难以放松。然而,在双支柱框架下,监管政策的强化实施将逐步增强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性,并有助于货币政策回归中性。
有专家指出,基于当前中国价格运行面临的新特点和新挑战,中国应牢牢把握供应方结构改革的主线,不断创新价格控制思路,完善价格控制机制,使价格控制手段更加准确高效。(记者林火灿)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张兴华
标题:当前物价形势有助经济平稳运行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