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3字,读完约1分钟
3月26日至29日,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共同命运、共同行动、共同发展”。
企业海外投资的选择既简单又复杂。很简单,因为只有两种选择:绿地投资或跨境并购。复杂,因为不同的国家、文化、行业、企业和适用的投资方法有很大不同,而且没有普遍的标准。
在企业走出去的困惑中,投资模式的选择是关键。
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开幕。“绿地投资还是跨境M&A?在分论坛上,巴林投资集团联合首席执行官哈兹·本·盖茨(Hartz Ben Gates)、欧盟咨询联盟(EU Consulting Alliance-Ambrose)高级合伙人博·武乐(Bo)、波士顿全球董事长汉斯·保罗·博奇纳(Hanspaul Bochner)、加拿大养老基金(cppib)全球信贷与投资部主管约翰·格雷厄姆(john graham)、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Investment)行长顾建国、远东控股董事长蒋锡培、中国鸿泰董事局主席王建军、厚浦投资(Houpu Investment)联合董事长张宏莉,共同发现了投资方法、投资风险和投资机会
投资方式的选择不会一成不变
“很难找到绿地投资或跨国并购问题的答案。”博武乐认为,没有固定的投资方法。
当一个企业投资时,它会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目标需要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同时,在海外投资时,你会遇到一些表面上很难找到的潜在障碍,比如文化障碍和心理差异。这经常会带来问题。例如,两个投资者都不是根据最佳利益做出决策,而是根据短期目标进行投资。
顾建国同意了。他表示,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在选择绿地投资或跨国并购时,会采取不同的方式。
他认为,中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消费仍在上升。就中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而言,作为一家有财务背景的公司,目前正在考虑如何建设一个产业基地来适应时代的变化。基于这种考虑,中国建设投资公司倾向于先在海外进行一些M&A投资。M&A目标公司是一家成熟的公司,发展周期长,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稳定。为了确保其控制,中国建设投资倾向于投资控股和战略,以便将其优势与国内市场紧密联系起来。
王建军还表示,无论是绿地投资还是跨境并购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尤其是绿色投资,我们应该熟悉那个国家的文化、政策和法律,并相互了解。
蒋锡培认为,在考虑海外绿地投资或并购之前,实体应该首先在中国做好工作。在对公司的目标、目的地、团队、法律、文化和各国市场有了深入了解后,我们将在充分考虑和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出去”。
许多企业在海外投资时,都有一种“现在或永远”的心态,认为当前的时间窗口不应该错过,必须抓住,而且往往行动冲动。汉斯·保罗·博奇纳特别提醒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当你投资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必须自己去做,你应该仔细分析你即将进入的市场。”他认为,在决定进入一个市场之前,至少需要3到5年的准备时间。如果他还没准备好,他建议放弃这个机会。
张宏莉认为,绿地投资或跨国并购应该从三个维度考虑。首先,投资者的类型是什么?它是金融投资者、行业投资者还是其他什么人?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目标。第二,投资于什么样的环境、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要求。第三,不同的时间段对决策有不同的影响。例如,厚朴投资(Hopu Investment)及其对长期回报的重视,是决定绿地投资还是跨境并购的基本因素。
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增加了
当哈茨1996年第一次来到中国时,很难找到合适的翻译。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发生了许多变化。他还密切关注《外国投资法》的颁布,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目前,巴林的投资正在推动大中华区的布局。
在他看来,中国和印度都是未来的重要经济体,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任何投资者都不能忽视中国和印度这两大市场;中国市场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约翰同意这一点。Cppib管理着数千亿美元的资产,并将在未来将更大比例的资金投入新兴市场,而中国在其中占据更大份额。他表示,在几乎所有资产市场,他们都看到了机会。
就中国企业而言,有些人看到了许多海外机遇,而另一些人则更注重抓住国内机遇。
蒋锡培建议先抓住“国内”的机会,因为海外并购不会一帆风顺。在他看来,中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顾客有这样或那样的需求。事实上,解决社会的痛点就是解决客户的问题,这将使企业更有价值。他认为国内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发展机会。
顾建国的想法不同。他更注重子行业运营平台的搭建,并在这些平台上整合上下游,使之成为强大的大型产业集团,从而在子行业搭建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运营平台,即打造一个产业基地。
张宏莉认为,无论哪种策略,核心都是给投资者带来回报。作为金融投资者,给投资者带来回报是企业的目标。
做出谨慎的决策来预防和控制风险
无论是绿地投资还是跨境并购,新市场的扩张都必须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以往的投资案例中也可以看出,海外投资的失败率并不低。
在美国工作多年后,鲍勒发现许多企业不愿意了解他们合作伙伴的市场和文化,中国企业也有同样的问题。
他说,许多中国公司在欧洲进行了投资,但他们似乎不愿意理解欧洲市场的复杂性。在收购了一些欧洲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后,用中国的公司管理方法管理欧洲公司有时是不切实际的。
他建议,为了在海外投资,企业必须了解他们投资的公司,研究彼此的文化和方式,了解他们在做什么,真正与他们融合,并以理性的方式运作。
张宏莉持有同样的观点。在他看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掌握战略是最大的风险。“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你有风险,你就是最大的风险”。此外,涉及文化差异,在不同的国家,监管、法律、宗教、社会、管理、科技等因素带来的风险都非常重要。
“关键是,你必须明白,你在开始时所知道的实际上非常少,但风险实际上非常大,你很可能会失败。”博纳说,我们可以看到,相当多的并购并没有带来投资收益。
他认为,首先要建立内部风险控制能力,认真研究要拓展的市场,并拥有一支专业的国际化团队,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公司。
但这并不容易。哈茨发现,许多中国团队经理在开会讨论问题时总是太快达成一致,很少有冲突。事实上,他仍然想知道中国合伙人最直率、最真实的想法,并希望听到不同的意见。
博武乐认为,在建立一个本土团队时,ceo或负责人应该是国际人才,能够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因为最终的决定是由首席执行官做出的,如果他不了解当地的文化,就会带来很多麻烦。
例如,他说,人们经常看到当地团队的建议是正确的,但首席执行官固执己见,拒绝接受这些建议。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能更加努力,更加耐心。约翰分享了一个实际案例。当cppib投资美国市场时,它观察了一个行业4年,在等待了4年之后,它获得了这个市场的领导者。在他看来,M&A最有可能成为市场上的头号企业。
此外,太平洋投资银行在香港成立了一个100人的团队,仅次于多伦多。约翰表示,cppib在组建团队时也非常有耐心。例如,花了10年时间建立了一个私募团队。在信贷市场,cppib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将其团队扩大2-3倍。
标题:观博鳌:企业境外投资之路 绿地投资vs跨境并购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1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