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7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351万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7万个,创历史新高。从2013年到2017年,中国城镇连续五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300万个。

一般来说,当经济增长时,就业形势是好的,也是容易理解的。然而,在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城镇新增就业持续保持在历史高位。原因是什么?

就业是一种派生需求,扩大就业的基础在于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几年前,当经济增长放缓时,许多人担心这是否会影响就业。事实证明,这种担心并没有发生。尽管美国经济告别了两位数的增长,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创造的新就业岗位却无法与过去相比。“十二五”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平均将带动170万人就业。根据目前的弹性系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190万至200万人就业。特别是2017年,中国经济全年增长6.9%。经济发展的总体基础和稳步前进的总原则没有改变。经济发展仍处于中高速增长区间,为就业的长期稳定提供支撑。

城镇新增就业何以连超一千三百万

就业的改善不仅体现在就业的增加上,还体现在结构的优化上。近年来,服务业拉动就业的能力越来越强,就业结构也由原来以第一产业为主的“金字塔型”向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的“倒金字塔型”转变。从2012年到2016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从36.1%上升到43.5%,成为绝对的就业主力军。如果我们把视野从2006年扩大到2016年的10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将增加近1亿。这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产业升级的结果,也显示了中国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和可持续的发展趋势。

城镇新增就业何以连超一千三百万

从企业结构的角度来看,随着改革红利通过“脱去管理外衣”等措施的发放,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吸纳了大量就业岗位。近年来,“大众创业创新”热潮有效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和创新力,市场主体激增,创业带动就业的乘数效应不断显现。自2013年以来,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和创业方面连续四年实现了“双增长”。特别是,新经济形式的出现为工人提供了更多的工作。目前,新的商业形式和新的动能已经成为新工作的最大容器。

城镇新增就业何以连超一千三百万

就业可以不断改善,但也离不开各项就业政策的不断实施。多年来,我们可以感觉到,经济形势越紧张,促进就业的政策就越有力、越有力。例如,当去产能成为2016年五项结构性改革任务的重中之重时,许多人担心去产能是否会引发下岗和失业浪潮。事实证明,鉴于可能引发的区域性和结构性失业风险,国家一直在发挥就业和创业的“组合拳”,使“确保就业”的局面保持稳定。纵观我国实施的积极就业政策,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关注点,其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和提升。从早期关注下岗职工,到逐步覆盖所有就业群体,从围绕稳定就业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到更有效地鼓励创业与促进就业相结合...就业政策逐步完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就业渠道不断拓宽,为各类就业群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2017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历史新高,这并非偶然,这是“稳增长”与“保就业”相辅相成、改革红利与政策保障的结果。

城镇新增就业何以连超一千三百万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将处于就业需求高峰期和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期。随着人们就业期望值的提高,就业面临的挑战将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加大促进就业的力度,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对“以工代赈、以工代赈”的需求。(韩

城镇新增就业何以连超一千三百万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淼

标题:城镇新增就业何以连超一千三百万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9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