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4字,读完约4分钟
9月10日,“相土品味长江三角洲,我是襄城”、“文化创意鉴赏”专题展在上海虹桥高铁站乡思小栈襄城主题展厅举行。丝绸、丝绸、砖雕、船模...独特的非遗作品给繁忙的高速火车站带来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让乘客在近距离等车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次活动由襄城区太平街、襄城文化体育旅游局、襄城文化商务旅游集团共同发起。通过在公共枢纽建立一个开放平台,它帮助襄城区“走向全球”。
徐海林的太平船模型栩栩如生,成为现场游客的焦点。徐海林的船模艺术是和平时期的一项特殊技能。他的仿真船模郑和宝船获得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山花奖”。为了更好地传承船模,太平街建有徐海林船模陈列室,收藏郑和宝船、春秋战船、新安古船、徐海林鉴真船,以及流传于江南水乡几千年的古船、普通货船、西青塘船、吴鹏船。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襄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襄城文化体育旅游局在襄城主题展厅设立了襄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展板和橱窗展示,展示了御窑金砖、曹超蟋蟀壶、王建江丝绸、徐鑫砖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成为虹桥高铁站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和襄城文化的最佳代言。
襄城是“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之乡”,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自古以来就涌现出许多技艺精湛的工匠。它不仅孕育了吴派代表人物沈周和通俗文学之父冯梦龙,而且还铸造了紫禁城内皇家建筑、官服、官服等官窑用砖。目前,已有47个项目被列入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76名代表性传承人得到了评价。御窑金砖、元和丝绸、鲁木板碗、盛桥炉、太平船模等项目荣获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等最高奖项。
太平街是襄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太平,古称西地,位于阳澄湖畔。它是江南水乡,自古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这片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土地在实践中创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理念,在苏州阳澄湖建设了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在苏州建立了第一个版权工作站,实现了非物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版权交易与金融的融合。同时,整合和振兴资源,以书为媒,以文化为梁,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科技产业等高素质团队,打破文化创意产业壁垒,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招商中心、太平老街三点联动发展,践行“数字文化创意+版权贸易+非物质文化+太平书城”,把江南水乡太平打造成历史与现代交融、产业与人文相结合的特色城镇
此外,太平街围绕襄城“五大功能区”的战略布局,全面融入羊城生态新区(高铁新城),重点培育精密制造、文化创意和环保科技三大特色产业。太平工业园已被批准为省级精密设备先进制造基地,并与上海科技大学联合成立研究所,培养和引进精密工业前沿技术和人才,打造自主研发水平强、制造加工技术精良、系统支撑能力强的现代精密制造产业基地。以“区域总部经济、科技创新、环保R&D中心、人才交流中心”为功能定位,全面推进国际环保科技R&D社区建设。
在活动现场,向承文商旅集团还宣传了冯梦龙在中国的生活,向游客讲述了冯梦龙为官、为民服务、为民服务的生活,展示了古代吴的风土人情和冯梦龙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唱响了冯梦龙的文化品牌。乘客也可以通过智能着装拍照体验与相城合影。据统计,活动当天,向城旅游、太平街、文商商旅集团共发放文件2000多份,咨询人员300多人。
虹桥高铁站襄城主题展由襄城经济开发区、高新区、高铁新城、阳澄湖度假区、元和街、北桥街、太平街、黄桥街、草湖街、城阳街、汤唯镇、阳澄湖镇、王庭镇、襄城文化商务旅游集团、襄城区文化体育旅游局等单位联合主办,旨在推动区域产业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有了这个平台,襄城单位的品牌曝光率有望达到700万。(照片由襄城区文化体育旅游局提供)
编辑:张洋
标题:苏州相城太平街非遗宣传活动在上海虹桥举行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3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