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82字,读完约2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月24日电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安徽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重点抓好省、市、县三级重点监管和扶贫专项治理,继续以扶贫、集体“外资”、征地、惠农、基层执法等领域为线索,着力解决“微观权力大腐败”、“雁过拔毛”等“苍蝇式腐败”问题。2017年,共查处7418件群众反映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查处9676人,查处6518人。
据了解,安徽省纪委对重点监察事项的办理进行监督,并根据工作实际对重点监察事项进行指导、监督和跟踪。省纪委有关部门以问题为线索,对各县(市、区)的情况报告进行了分析判断、审查监督,发现问题,责令其“回炉”。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省纪委开展了四批重点督查工作,覆盖16个省辖市的64个县区,调查了640条问题线索。截至目前,已结案475起,查处894人,处罚703人,移送司法机关66人。
同时,市、县两级高度重视督查工作,纪委主要负责人担任督查工作小组组长,通过签订责任书、亲自交办、重点访谈、督导调研等方式逐步传递压力。,并延伸到县乡两级一起查处扶贫问题,不断加大监督检查的频率和力度,确保监督检查工作的有效性。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全省16个省辖市相继开展了市级重点监管,基本实现了全省所有县(市、区)的全覆盖。共调查问题线索2045条,处理1691人,处罚1288人,移送司法机关95人。其中,62个县(市、区)对464个乡镇进行了县级重点监管,查处1043条问题线索,处理879人,处罚719人,移送司法机关10人。
继续实施,安徽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特殊待遇。省纪委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在2020年全省脱贫目标实现之前,每年开展一次扶贫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并将全国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纳入省级重点监管范围。2017年,全省共查处3427起扶贫腐败和作风问题,有2240人受到惩处并移送司法机关。
标题:安徽:2017年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427个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