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7字,读完约5分钟
在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查下,美国总统特朗普根据该委员会的建议,直接否决了有中国背景的峡谷桥对半导体公司格的收购;蚂蚁金服对美国财阀的收购最终“流产”,因为它没有得到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批准;德国经济事务部重新评估福建洪欣基金以6.76亿美元收购德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爱思强,最终导致福建洪欣基金对爱思强的收购无效...以上案例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的缩影。
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961.5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国。然而,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外部风险也显著增加。因此,有效预警风险,准确识别风险,将是中国企业提高海外投资成功率的重要前提。在此背景下,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发布了《2018年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建立相应的评级体系,利用了经济基础。有偿付能力、社会灵活性、政治风险和对华关系五大指标,共41个子指标,全面定量评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战争风险和国有化风险。
新兴经济体中风险和机遇并存
该报告对57个样本国家进行了评级,其中包括16个发达经济体和41个新兴经济体,占中国外国直接投资总量的83.5%。从总体评级结果来看,发达国家的评级结果普遍高于新兴经济体。排名前15位的国家都是发达经济体,除了阿联酋。排名前三的国家是德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而美国排名第四,与去年持平。
总体而言,报告认为,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经济基础和政治风险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政治形势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经济复苏进程,进而影响直接投资环境。具体来说,在新兴经济体中排名最高的阿联酋排在第13位,处于中等风险水平。金砖国家整体表现下滑,其中南非下滑7%,巴西下滑3%,俄罗斯下滑2%,印度保持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兴经济体的投资风险总体上高于发达经济体,但新兴经济体仍是未来中国海外投资的最大潜在目的地,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能满足中国海外投资寻求资源和效率的动机。
报告指出,2017年,新兴经济体整体经济改善过程中仍存在隐忧。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全球经济复苏推动了新兴经济体的外部需求,相对较低的通胀率将有助于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一些国家政局不稳,经济形势持续低迷,不利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
此外,15日同时发布的《一带一路国家风险评级》子报告(以下简称“子报告”)指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外投资规模大幅增加,预计未来将继续增长。2018年,该次级报告对“一带一路”沿线的35个国家进行了评级,包括新加波、以色列、捷克共和国、匈牙利和希腊,而参与评级的其他国家都是新兴经济体。2016年,中国在上述35个国家的海外投资占“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国家的99.89%。
总体而言,“一带一路”的样本国家大多是新兴经济体,整体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单一,经济稳定性差。一些国家地缘政治复杂,政权更迭频繁,政治风险高,内部社会灵活性和偿付能力低。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中国-中国关系”这一结合中国自身情况的特征指标中,新兴经济体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得分高于发达经济体,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新兴经济体的双边关系得分高于发达经济体13.3%。
发达经济体与中国的关系表现不佳
评级体系中的“对华关系”指标主要衡量影响中国企业当地投资风险的重要双边投资政策、投资情绪和政治关系,而改善对华关系是降低投资风险的重要缓冲。从绩效的角度来看,发达经济体在这一指标下的排名普遍下降。
从总体评级结果来看,报告指出,发达经济体经济基础好,政治风险低,社会适应能力强,偿付能力强,总体投资风险明显低于新兴经济体。然而,在“中国-中国关系”指数的前10名国家中,只有澳大利亚是发达经济体。
“发达经济体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对双边贸易和投资的依赖已经下降。第二,发达经济体仍对投资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持谨慎态度。担心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会威胁东道国的国家安全。“据报道。
上述子报告的结果显示,发达经济体的评级结果普遍好于新兴经济体,最终得分比新兴经济体高12.8%。经济基础、偿付能力、政治风险和社会灵活性的表现优于新兴经济体,尤其是政治风险和经济基础,平均得分分别比新兴经济体高30.9%和19.2%。在排名前6位的国家中,除了阿联酋和波兰,其他都是发达经济体。
标题:社科院世经所发布报告 新兴经济体仍是国际投资目的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须注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