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4字,读完约4分钟

三年前,陈德英一家在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脱贫。对此,她既高兴又担心。我很高兴多年来一直戴着的“贫困户”的帽子终于摘下来了;令人担心的是,如果政府摘下帽子,还会照顾它吗?我儿子的癫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他的孙子刚刚上了初中。如果政府部门不关心,他们可能不得不回到贫困。

四川广安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摘帽”之后还要管

陈德英担心的正是当地党委和政府所担心的。大石镇党委副书记元彬告诉记者,在解决贫困问题时,我们绝不能认为脱帽就万事大吉。我们必须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做好“回望”和“扶回”工作,防止“刚刚脱贫又回到贫困”。

四川广安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摘帽”之后还要管

在“回头看”的过程中,陈德英的家庭问题被发现,区里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她养4头猪和50多只鸡;从“健康扶贫基金”中拿出15000元,用于报销儿子周军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无法报销的药费。同时,他通过小额贷款帮助周军学习了修理摩托车的技能,并为他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店。

四川广安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摘帽”之后还要管

广安市一直走在四川的前列,全省前五个县(市、区)中有三个在广安脱颖而出。摘下帽子后我应该做什么?如何防止再次陷入贫困?广安开始了新的探索。

对于刚刚脱贫的人来说,学费和医疗费是两个最沉重的负担,也是导致他们重新陷入贫困的两个重要因素。广安对此特别关注。

为了让每个贫困人口都能上学,该市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阶段资助体系,向贫困学生发放了3.02亿元补贴,使55万名贫困学生受益;支出397万元教育补助金,资助9010名特困学生,有效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为了让每一个贫困人口都有患病的感觉,广安市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覆盖了从体检到保健、医疗到处方、住院到报销的所有环节,为超过2亿元的贫困人口报销了各种医疗费用。

增加收入是稳定扶贫的核心。一方面,广安市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使贫困人口增加收入。全市已建成万亩以上农业示范园区23个,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龙眼柚、柑橘、柠檬、蔬菜等特色产业18.5万亩;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劳动技能,贫困人口可以在转移就业中增加收入,3万多人被转移到组织系统,9440人在附近就业。此外,他们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000061),新建了21个农产品初级加工中心,培育了153家深加工企业,使贫困人口能够在工业经营中增加收入。

四川广安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摘帽”之后还要管

广安区白马乡白马村村民李,在工业发展中,收入稳步增长。李曾经是村里的一个贫苦家庭,她的丈夫死了,儿子残废了。李去年脱帽后,被分配到村里柠檬行业的龙头企业农丰农业公司工作,月固定收入1500多元。“我今年60多岁了。我可以在家门口赚取稳定的收入并照顾我的儿子。我很满意!”白马乡党委书记告诉记者,农丰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建成了一个1000多亩的柠檬产业基地,不仅使周边两个村的许多村民有了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还吸引了李、等40多户贫困家庭到公司工作,为他们增加收入提供了新的渠道。

四川广安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摘帽”之后还要管

值得庆幸的是,广安的“助人志和智慧”工作也获得了希望,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激发,由“请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为长期扶贫提供了内生动力。白马村村民黄能明患有眼病,一个四口之家曾是当地的“大问题”。三年多前,当驻地干部送给他两只种羊时,有些人担心羊会不会被吃掉。在村干部的鼓励和帮助下,黄能明给出了“扶贫羊的故事”的积极内容:三年多时间,两只羊变成了16只,7只被卖掉,赚了5000多元;之后,他养了两头母猪。不久前,一只母猪生了20头猪,饲料成本被削减,收入超过12000元。黄能明说,他正在与驻地干部和技术人员讨论,为培育效益更好的牛做准备。(经济日报记者钟)

标题:四川广安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摘帽”之后还要管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