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41字,读完约11分钟

1984年,国家批准建设大连、秦皇岛等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志着中国开发区正式诞生。2014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阵地,开发区也进入了新的一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开发区的形势和责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获得新的发展,如何与时俱进,保持优势,解决问题,消除制约,全面提升开发区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已成为各经济开发区主管部门和开发区相关人士深入思考的课题。

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这也是济南市商务局副局长梁最关心的项目。梁一直处于招商引资的位置,有很多与外资企业沟通的机会,也听到过很多外资企业对开发区的抱怨。“有了开发区的帽子,体制机制僵化,权责不统一。这不仅是济南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发展滞后的一个阴影,也是全国大多数经济开发区存在的一个问题。”

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更为艰难的是,济南市商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决定“经营”济南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从问题定位出发,按照中央“五个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要求,围绕“企业和职工”的需求,制定改革方案,推进体制机制、产业和环境等22项重大改革。截至2017年底,济南市8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焕然一新。其中,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和冀北经济开发区的改革模式探索颇具亮点和示范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切入并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打听”济南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痛点,梁亲自为济南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和员工设计了一份问卷,200家企业填写了问卷,回收率为90%。“制作调查问卷的主要目的是从开发区的主体——企业和员工的角度设计改革方案,从他们的角度对开发区的发展提出建议,这样更切合实际,效果更好。”梁对说道。

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在梁看来,这份问卷凝聚了他的真知灼见,最终总结出126个问题,这些问题都很有质感,很尖锐。主要涉及八个方面:行政体制和机制有待理顺,组织结构相对僵化,权责不统一,行政效率低下;财税自主权缺失,财税共享机制不完善;人员任免缺乏,用人机制僵化,分配制度固化,没有以企业和市场为导向的基本工资加绩效考核的薪酬激励制度;投资机构和人员规模小,缺乏专业化和市场化;企业创业发展缺乏支撑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生活、生活等配套设施;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乏投资吸引力;动态评估管理机制不完善。“切入这126个问题,解决这126个问题,是济南市商务局改革经济开发区的目标。”梁说,改革虽然艰难,但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济南市商务局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济南市省级以上开发区的改革“手术”已经提上日程。

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继2015年12月28日济南市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和2016年12月济南市政府第105次常务会议后,以济南市委、市政府的名义, 《关于进一步推进省级以上开发区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姬发[2016]37号)和《济南市省级以上开发区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8年)》,在这两个文件的指导下,济南市8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的综合改革于2017年正式启动。

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关注“人”、“财富”和“权利”

“空中国馆”、“铁饭碗”、“击掌策划”和“不利环境”...是在问卷调查中看到的济南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发展的症结所在,也是济南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改革的重点。“围绕126个问题,我们从三个方面确定了22项改革创新内容,围绕企业和员工需求,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围绕改革的系统性、深入性和可操作性。”

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在体制和机制上,权限、机构设置、人事、财务和行政审批可以下放、扩大、推翻或合理化,赋予开发区更多的权利,使开发区更有信心。“以前,许多开发区与空中国馆非常相似。虽然有管理委员会,但当地的一切事务都由地方政府管理,这使得开发区被捆绑起来。同时,金融不独立,使得开发区的投融资体系不完善,不可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此外,行政审批权力的下放使开发区没有主动吸引投资和项目落地。”梁说,正因为如此,济南经济开发区的“运作”是从改革各方面入手的。

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目前,济南大多数省级以上开发区都突破了机构设置的限制,赋予了它们设立机构的权利。内部机构的设置和调整由各开发区自主决定,不纳入机构设置管理,构建大系统的规划建设、经济发展、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格局;除国家和省政府另有明确规定外,其他行政审批、经济管理和行政执法权限由市、县依法下放给开发区。还要求到2018年,企业设立和项目建设的审批权限下放90%以上;开发区财政实行独立核算、自我控制、单独编制预算,并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管理;赋予开发区完整的人事权利,中层及以下人员的录用、任免、晋升和聘用由开发区全权自主决定。打破身份限制和人员限制,为社会和海内外招聘各类人才,提高开发区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在工业方面,改革坚持“以生产兴市,以就业为主,生产与城市相结合,宜居与工业相适应”;坚持“规划先行,规划后再规划”的理念。“我们打破了以往规划多靠‘敲脑袋’的缺陷,以产业定位规划为基础,进行功能定位研究,从而做出‘量身定制’的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和准确性。积极推广新的规划理论和技术,如“新自然人文主义”,以消除“城市疾病”的复发。”梁表示,对开发区的产业进行定位和规划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每个省级以上的开发区都被重新定位了。在充分调研、论证、规划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科学、准确的三级子行业定位、目标企业名单、招商策略和计划。”

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在环境方面,节能、环保、服务保障是梁眼中济南经济开发区的重中之重和核心竞争力,也是注重发展质量的关键,“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和“以人为本”。据他介绍,济南省级以上开发区的改革不仅要求全面推广海绵城市、地下公用隧道、双电源、国际一流的宽带出口、防灾防洪设施等。;在建筑和节能方面,大力推广预制建筑、超低能耗“被动式住宅”等新技术和地源热泵、分布式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采用bot、合同能源管理等新模式。三年内,预制建筑普及率不低于20%,被动式住宅普及率超过5%,分布式太阳能普及率超过10%,打造“近零能耗”园区。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推广“除臭、除泥、去除重金属和化学污染物”的污水处理新技术,推广烟尘冷凝处理新技术,实施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和焚烧。要求企业空气体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μm)年平均排放量低于15μg/m3,符合发达国家标准,创建“近零排放”园区。此外,在配套生活和生活设施方面,要建设足够的公共租赁住房,至少达到职工总数的30%以上,并配套医疗、学校、商业、娱乐、体育和交通设施。在服务体系建设中,应聘请第三方新服务公司为企业和员工提供全新、细致、人性化的贴心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服务、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安全食品(无农药残留和激素)供应。

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八项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1月初,在考察济南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的过程中,梁向《国际商报》记者表示,通过一年来济南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的改革实践,突出了长期制约开发区发展的“人”、“财”、“权”三大要素。内生动力增强,发展活力激发,形成了“能官、富官、有官”的新局面,这主要归功于济南采用了“八大”

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一是优化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例如,济阳县将吉北街等三个区纳入开发区管委会管理,实现了行政区划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上河经济开发区按照“一区多园”的模式,由县政府和开发区共同对相关乡镇办事处进行评估,提高了乡镇办事处配合园区推进项目落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阴县建立了一个县范围的协调和审议机构,以加强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在该县吸引投资和发展工业经济方面的总体作用。同时,各开发区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为目标,按照“大投资、大审批、大服务”的行政管理架构,优化园区职能部门设置。部门设置不包含在人员管理中,增加了开发区内部机构的灵活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二是改革创新就业分配制度,充分调动积极性。新材料工业园区、上河经济开发区、冀北经济开发区、淮阴工业园区、临港经济开发区已经竞争上岗,大部分已经到岗。通过就业分配机制的创新和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开发区人员的积极性,使开发区从过去的派工变为找工,各级干部斗志昂扬,干劲十足。

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第三,理顺金融管理体制,加大对开发区的金融支持。根据“多予少取”、“全力支持开发区发展”的原则和开发区占很大比重的原则,各县区与开发区确定财税分成比例。淮阴区明确规定了专项扶持和政策回报(包括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配套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的省市,除按规定上缴外,全部用于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荔城区将政府采购权下放给临港开发区。济阳县实行新的开发区财务制度,县政府不再与街道进行财务核算,而是将其统一到开发区。

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四是下放审批权限,提高项目建设效率。目前,市职能办公室正在牵头推进开发区市级部门行政权力下放工作。上河县出台了《山东上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下放县级行政审批权限实施方案》,通过直接下放、设立窗口、委托受理等方式,首批下放了55个行政审批权限。济阳县首批52个县级行政审批机关纳入开发区管理,一个印章审批通过。参与审批事项的4个部门抽调14人办理审批事项,创造了从取得土地证书3天、签订合同到开工57天的“集北速度”。平阴县第一批下放了38项行政权力,列出了46项审批事项,后续将进一步下放。

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第五,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材料产业园制定并出台了《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土地收购项目优惠办法》等四项优惠政策。冀北经济开发区设立了4个招商引资局,开展海外招商,并在发达地区设立了5个专业招商站,长期吸引投资。他们与六家专业招商机构合作,开展委托代理招商,获得了100多条有效信息。上河经济开发区新签项目25个,其中20个项目突破1亿元,取得突破性进展。

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第六,科学修订产业定位和园区规划。例如,新材料产业园界定了两个产业发展体系的建设,即以新材料、光电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战略主导产业,以及以现代物流和文化旅游健康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淮阴工业园规划“一城两区三园”发展模式,促进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第七,加大产业支持,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上河县颁布了《进一步促进入园企业发展壮大支持办法》,每年设立1000万元工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采用ppp模式改善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淮阴工业园设立了每年3500万元的专项产业扶持基金,促进现有企业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园和淮阴产业园分别投资2.4亿元和1.5亿元进行道路改造升级,完善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建设。冀北经济开发区总投资50亿元,占地818亩,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上河经济开发区特色设备制造产业园一期标准厂房入住率达到80%,高端原料医药产业基地入住率达到90%。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16个10亿元以上的新建项目中,有10个项目开工,14个续建项目中有8个项目投产。

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第八,加强节能环保生态建设,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冀北经济开发区与第三方合作,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固定废物处置和废气处理。淮阴工业园区大力推进公共绿地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提高园区绿化率。上河经济开发区与第三方签署了园区分布式能源框架协议,在园区实施了集中蒸汽供应和冷却项目,用天然气和电力等清洁能源替代了禁止高污染燃料锅炉和集中供热等设施。

标题:济南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谱新篇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