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5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莫莉

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人工智能是否应该被监管的话题备受争议,但它可能不会让人发笑。最近,美国会计软件公司blackline委托censuswide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随着人工智能软件的日益复杂,财务和会计部门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这项技术使他们能够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完成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的工作。

AI是否需要监管?

这只是人工智能对金融行业影响的一个缩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不再是底层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它甚至可以代替人类做出相应的关键财务和投资决策,由此带来的道德和法律挑战已经开始吸引有识之士的关注。

事实上,监管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智能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金融业开始依靠复杂的统计数据建模和庞大的计算机数据库来做出批准或拒绝借款人贷款的信贷决策。

1970年夏天,《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名为《隐私》的封面故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凸显了智能技术在人类社会中的风险。1974年,美国监管机构通过了《平等信贷机会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要求金融公司在采用智能技术时减少对少数群体的信贷歧视,同时提高消费者对相关模式的理解。

AI是否需要监管?

严格来说,这不属于人工智能监管的范畴。即使在几十年后,对于人工智能是否需要监管,全球仍远未达成共识,许多业内专家甚至对如何定义人工智能感到困惑。当人工智能的最新研究报告给它下定义时,它只是被笼统地描述为“一个广泛的技术组合,但它在传统上仍然依赖于人的能力。”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虽然人工智能通常被认为是一系列软件的集合,但有些人认为人工智能不应该仅仅是一种算法和技术,而是可以部分取代人类的决策,这意味着它的内涵应该更加广泛,它所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将超过人们的想象。

AI是否需要监管?

尽管谈论监管人工智能立法可能为时过早,但全球监管机构并未意识到在金融和社会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所涉及的风险。据《科技日报》报道,去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五个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用大量篇幅勾画出了资产管理可能的智能投资框架。《指引》指出,金融机构在运用人工智能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应严格遵守投资者适宜性、投资范围、信息披露和风险隔离的一般规定。

AI是否需要监管?

据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实施了一项名为sr11-7的规定,主要是为了解决银行应用人工智能等复杂算法带来的风险。Sr11-7彻底检查算法周期的每个阶段,包括使用数据、相关模型和模型下的假设场景。去年12月也被认为是美国人工智能监管的重要月份。同月,《未来人工智能法案》出台,这是美国第一个只关注人工智能的联邦法案。该法案要求成立一个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将提出有关人工智能的相关建议,包括技术对美国劳动力的影响和隐私保护。随后,纽约市议会通过了一项史无前例的法案。一旦该法案签署成为法律,人工智能中自动决策系统的使用将由新成立的特别工作组进行审查,审查的最终目标是使相关算法的使用更加公平和透明。

标题:AI是否需要监管?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