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0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2017年中国和欧洲共有3600辆列车,超过了此前6年的列车总数。最近,所有主要的列车站台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都至欧洲高速铁路运营1000多趟列车,排名第一,其次是中欧列车(重庆)和中欧列车(郑州),分别为663趟和501趟。虽然中国-欧洲列车(武汉)只有375辆列车,但其增长迅猛,同比达到68.9%。

贸易跟着物流走

在欧亚大陆桥上快速行驶的中欧列车不仅开辟了一条新的物流路线,也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标志性成果,给普通百姓带来了实惠,推动了新的贸易格局的形成。

谁能组织退货,谁就是未来中欧列车的领导者!多年来,低退货率一直是列车发展的最大痛点。2017年,这个障碍似乎有了突破。冷链业务的巨大发展使得除了汽车、家具和太阳能之外,中欧列车的退货也越来越多。除了原材料、墙纸、润滑剂、畜牧工程设备等。,欧洲菜肴如白俄罗斯萨古斯金牛奶、法国红酒、德国啤酒、波兰牛肉和荷兰巧克力开始增多。

贸易跟着物流走

然而,非常有趣的是,这些交易背后的主角是一些物流公司!

2016年底,记者会见了武汉韩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力军,当时韩鸥的子公司韩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立。在武汉友谊城“朋友圈”的帮助下,韩鸥的火车连接了许多欧洲城市。然而,在外国政府和商会的大力支持下,王立军又找到了一个机会,将外商直接采矿、中欧物流渠道与国内超市充分连接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国际物流贸易链。2017年,中欧国际贸易表现良好,外国制造商确保以最优惠的价格供应中欧采购。中欧直销店不仅出现在武汉市中心,而且在12月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中欧国际贸易带来了80多种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优质国际食品,价格非常优惠,吸引了武汉市民前来尝试购买。

贸易跟着物流走

从赠送他人到自己动手,探索交通与贸易的融合也是中欧银行(郑州)实现平衡往返的重要贡献。拥有近1000名员工的郑州鲁钢公司聚集了大量的贸易、金融和电子商务人才。郑欧板烈通过直接开矿和直接运输,为进口商品开辟了电子商务平台“郑欧商城”,也催生了“郑欧板烈+跨境电子商务”的独特模式。

贸易跟着物流走

在传统认知中,贸易是上游,物流是下游,物流提供者总是跟随贸易。然而,“一带一路”倡议和中欧列车的创新实践已经悄然突破了这一认知局限。中国的内陆已经从开放的末端变成了开放的前沿,短板物流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优势。铺设大通道正逐步引导新的贸易趋势和国际供应链的重新布局。

贸易跟着物流走

新年伊始,北半球依然寒冷,全世界的中欧列车已经开始了新一年的旅程。中国铁路总公司表示,2018年将在中国和欧洲安排大约4000列火车。显然,超过这个计划目标将是一个高概率事件。随着“以运带贸、以贸促运”的良性互动发展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进口产品将通过火车来到我们身边,无论是北欧的深海海鲜、喀尔巴阡山的泡水、乌克兰黑土的葵花油,还是土耳其的干果,这些都不再遥远。

标题:贸易跟着物流走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