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9字,读完约3分钟
自2018年1月1日起,国有、外资、民营等各类企业在出口时都要申报产品的品牌类型。规定的类型包括:无品牌、国内自主品牌、国内收购品牌、海外品牌(代工)和海外品牌(其他),涵盖中国出口产品的所有可能情况。此前,商务部已要求各进出口商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该信息,提醒外贸企业做好准备,积极适应新规定。
这一变化源于海关总署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报关单填报规则》(海关总署2017年第69号公告附件)的修订,第三十五项增加了“品牌类型”和“出口效益”两个强制性项目。以上产品品牌类型就是其中之一。
对此,业内专家指出,外贸品牌建设是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贸易强国建设的战略举措,建立品牌出口海关统计体系是外贸品牌建设的关键和基础工作。海关数据覆盖范围广,稳定可靠,对时间敏感。此次增加品牌所需项目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品牌出口统计体系,通过海关品牌出口统计数据了解中国品牌出口的基本情况。“通过自主品牌出口海关统计,海关可以全面、详细、及时了解本地及行业品牌出口情况,准确判断品牌建设情况,确定品牌政策重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本地及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杭州海关现场业务部门负责人杨应崧表示。
此外,“出口优惠”的填写将进一步确保出口商品享受各种优惠贸易协定。出口货物在最终目的地国(地区)享受优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咨询企业注册地海关或海关总署负责优惠贸易协议的原产地办公室,海关将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和协助。
对此,受访企业均持欢迎态度。宁波永发智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唐剑锋表示:“实施新政的标准化应用有利于企业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了解行业和大企业的品牌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差距,弥补不足。“出口享受”的填写也将有助于企业更加重视自贸区的优惠政策,更好地利用政策红利。”
杭州超星科技有限公司的蒋松源也认为:“从长远来看,这一新体系有利于企业自主申报标准化的发展,有利于企业了解下游出口市场的趋势,有利于依靠优惠贸易协议的红利,有利于培育和发展新的市场和新的客户,有利于增强自主外贸品牌建设的意识,有利于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事实上,自2015年以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已经开始研究和推进报关单改革,依托这一改革和企业申报建立品牌出口海关统计体系。三年来,双方共同努力,不断优化实施方案,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使该系统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为了推动自主品牌建设,商务部一直在增加顶层设计。在商务部的积极研究和推动下,《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和发展的若干意见》都提出了加强自主品牌建设的要求。此外,自2015年起,商务部组织实施了为期三年的“自主品牌出口增长行动计划”,积极开展自主品牌培育工作,如在广交会设立品牌展位,培育一批中国商品海外品牌展会,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商品“清风”运动。支持海外营销网络建设,保证大型成套设备,鼓励企业“走出去”收购国外品牌,总结推广本土和企业品牌。
标题:以自主品牌价值构建贸易强国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