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86字,读完约6分钟
宋鸿兵画的
去年6月,四川开始了电力销售公司的市场注册。此后,许多电力销售公司进入市场,为电力用户提供电力销售服务。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全省电力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计划在2018年实现约550亿千瓦时的直接交易。这意味着这部分电力将从“统购统销”转变为涉及众多电力销售公司的市场竞争。
目前,四川共有1459家家庭电力企业有资格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160多家售电企业通过审核。如果售电企业选择“买方”,然后卖给用电企业,会对电价市场化改革产生什么影响?企业的电费能降低到什么程度?
节约企业生产成本,深入挖掘电能替代潜力
进入位于成都龙泉驿区的高远汽车公司生产车间,各种汽车零部件正在生产线上有序组装成型。
"现在你每年可以节省大约100万元的电费."据公司生产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每月用电量约为400万千瓦时。参与市场化交易后,从四川能源投资销售公司购电,每千瓦时电价下降了2美分,每年节省了相当多的电费。
“电力销售市场化后,一个电力用户可能会有几十家电力销售公司来洽谈合作事宜。”四川能源电力供销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比四川正式开始电力销售公司的市场注册早了一年多。该公司副总经理贺彪告诉记者,虽然成立较早,但竞争依然激烈。目前,公司已与97家电力用户签订了交易合同,今年前五个月的总售电量达到9.1亿千瓦时。“根据每千瓦时降价2美分的保守估计,在头五个月里,只有我们家能为企业节省超过1800万元的电费。”贺彪说道。
根据企业类型,1459名有资格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用户大致分为长期战略协议企业和常规直接交易企业。其中,前者有33家公司,将享受更大范围的电价优惠。据贺彪估计,这类企业的电价降幅可达平均每千瓦时0.1元。根据能源管理部门的计划,在今年用于直接交易的550亿千瓦时电力中,将有225亿千瓦时用于此类企业的购电。
剩余的325亿千瓦时电力出售给传统的直接交易企业。“这部分是通过每千瓦时减少2美分来计算的。在总共550亿千瓦时的电力用于面向市场的交易之后,企业至少可以节省近30亿元。”贺彪说道。
去年,国家电网四川电力以电能替代燃煤和燃油为重要增长点,电力市场同比增长40.38%,年替代电量为46.56亿千瓦时。“电力成本的降低将进一步激发企业更换电力的决心,提高企业的电气化水平。”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电力销售市场的放开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电力资源,为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带来了双赢局面。
扩大增值服务,从卖方转变为服务提供商
“不仅省钱,还能降低风险。”中国电信成都公司每年消耗1亿千瓦时的电力,预计今年通过电力交易将节省300万元电费。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电费的降低,用电量评估偏差也带来了罚款的风险。
储电成本高,因此工业用电具有很高的规划属性。如果一家家电企业预计本月将使用100万千瓦时的电量,但实际只使用了80万千瓦时,那么电力部门将为这额外预计的20万千瓦时的电量花费更多的调度费用,能源管理部门将在检查这一偏差后根据严重程度对企业进行罚款。目前,帮助电力用户准确估算用电量,降低罚款风险,已逐渐成为电力销售企业的主要业务模式。
“偏差评估会给电力公司带来运营风险。目前,部分通过资质认证的售电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对政策法规有较好的了解。他们可以在售电时为客户进行能源分析,避免用电偏差。”贺彪说道。
目前,四川不仅有国家电网等国有企业,还有能源投资、贸易、铁路投资等国有企业设立的子公司。其中,实力较强的公司除了电力销售业务外,还部署了节能环保、负荷预测、节能咨询等各种增值服务。
“高质量的增值服务是电力销售公司生存的终极技能。”一家电力销售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所有参与电力改革的省份中,电力销售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已经退出市场,只有少数企业会在“大浪淘沙”的初始阶段后被甩在后面。
"电力销售公司应该更偏向服务类而不是销售类."贺彪认为,未来的售电公司应该承担“能源物业”的责任,就像房地产物业一样,提供了足不出户的功能,可以承担用户所有的能源管理需求,结合用户用电数据,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特定行业的发展,从而成为物联网的一部分。
市场出现无序竞争,规则需要完善
实行电力销售市场化后,通过充分竞争,电价将进一步降低。然而,相关问题开始出现。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价格战开始出现."一家售电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售电企业通过降价来吸引客户,甚至以低价中标的情况并不少见。“市场化后,有关部门没有对电价制定上限和下限,一些企业将售电价格压在成本价以下。”这位负责人不情愿地表示,由于低价竞争的竞争对手太多,他的公司不得不“亏本售电”。“现在是市场形成的早期阶段。如果你抓不到顾客,那不是自诩为招牌吗?”
此外,对于在市场上销售电力的电力企业的参与资格也存在争议。“长期战略协议企业的构成是有争议的。”一些业内人士表示,长期战略协议企业享有更大的购电优惠支持。然而,一些企业的情况很糟糕,优惠电价支持没有帮助。有些企业效益特别好,优惠电价对他们没有太大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优化长期战略协议企业的应用机制呢?
一些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披露细则和标准。“目前,规则不透明,选择标准模糊。这些企业有的是高科技企业,有的是大型能源消费企业,属于国家产能调整目标。”因此,我们应该尽快完善规则,使政策能够覆盖那些真正需要从电价中获得更多优惠支持的企业。
“目前,大型工业用户和大型商业用户可以成为直接购电的主体。”贺彪认为,这种限制性规定很难惠及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往往需要节约成本。因此,他建议向市场化购电的大门越开越大,扩大直接电力交易的客户基础,真正普及电力改革的红利。(张文)
《人民日报》(2018年6月5日,第10版)
标题:四川审核通过多家售电公司参与电力市场化竞争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