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0字,读完约4分钟
年报季节刚过,许多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测与实际年报之间仍有很大的变脸,有的甚至出现了从盈利到亏损的巨大反差,这引起了市场的极大怀疑和不满。也许是因为年报旺季的关系,监管部门目前还没有调查这个年报旺季的大变脸,但调查会不会晚一点展开?很难说。毕竟,在上一个年报季度,一些公司改变了业绩,但直到近一年后,它们才受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本公司是上海证券交易所*st天成(600112,股票咨询)的上市公司(600112,股票曾被称为天成控股)。
2018年1月11日,天成控股发布《关于接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的通知》,称中国证监会检查组已对天成控股2016年度业绩预测与年报业绩披露的差异进行了立案调查。然而,过去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调查的声明大多涉嫌违反信息披露或证券法,对涉嫌违规的具体原因很少,尤其是业绩预测与年报业绩披露的差异声明,这几乎是公开领域中第一个可以看到的案例。
“许多上市公司在业绩预测和年报业绩披露方面存在差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上市公司给出充分合理的解释,监管机构就可以接受,而证监会很少进行调查。”上海创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徐峰律师密切关注天成控股的调查,他对《投资快报》记者表示:“可能是证监会发现天成控股的表现变了脸,带有很大的恶意,甚至有严重违规的嫌疑。”只有检查小组的力量才能用来调查这个案件。”
此前,2017年1月26日,天成控股发布了2016年年度业绩预测,称根据财务部门的初步计算,2016年全年经营业绩预计将比去年同期扭亏为盈,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将在1000万元至1500万元之间。
2017年4月24日,三个月后,天成控股发布了2016年度业绩预测修正公告,称在与年度审计会计师事务所沟通后,财务部再次预计2016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预计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9700万元。当时天成控股解释称,由于公司与年度注册会计师在收入确认时间和递延所得税方面的判断不同,公司财务部门在与年度注册会计师沟通后对相关科目进行了调整,导致业绩预测存在差异。
徐峰律师认为,如果天成控股的解释是真实的,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但实际上,这种解释有可能没有被监管部门所接受。例如,在收入确认方面,规则相对明确,这可能与审计机构的理解并无不同。
对此感到不安的不仅仅是上市公司天成控股,还有许多中小投资者。在2017年4月24日宣布业绩预测修正后,天成控股出现了几次跌停板,仅在一个月内就下跌了40%以上。投资者遭受了巨大损失,怨声载道。许多投资者不断回应监管机构,要求立案调查,这可能是中国证监会直到2018年1月才对天成控股提起诉讼的原因之一。
2018年4月25日,天成控股发布了2017年度报告,该报告仅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其他事项说明”中简要提及了调查事项,但没有多说。4月10日早些时候,天成控股宣布,截至公告日,中国证监会的调查仍在进行中,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同时进行常规退市风险预警。投资者必须等待。
“误导性的业绩预测非常大,尤其是从盈利到亏损。中国证监会对天成控股的调查应该只是开始。在没有合理理由的情况下,后续行动不会排除对其他变脸公司的调查。”徐峰律师表示,尽管天成控股的许多投资者非常愤怒,但考虑到目前国内投资者索赔的司法实践,他们仍需等到证监会处罚后才能提起正式索赔。如果天成控股因业绩变化受到处罚,那么在2017年1月26日期间购买天成控股股票并在2017年4月24日之后出售或继续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可以在未来提出索赔,要求对可能被怀疑的业绩预测进行赔偿
上述律师还提醒投资者,尤其是在此前业绩变动中遭受损失的投资者,要积极关注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同时与上市公司和监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以推动调查尽快立案。
标题:天成控股业绩大变脸被调查 或引发股民索赔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