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3字,读完约3分钟
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副部长汤米、战略规划司司长、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司长何、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不仅介绍了一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的进展和成就,还就当前科研领域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科研经费使用不灵活等尖锐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企业正在增加对基础研究基金的投资
今年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反映,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和原创能力不足,基础研究投入比例长期徘徊在5%左右。
此前,在3月10日下午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南开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在讲话中指出,从结构上看,基础研究经费占R;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的资金(全社会的研究和实验发展资金)比例大多为15%~20%,而中国这一比例十多年来一直徘徊在5%左右,2018年仅为5.6%。
在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王志刚解释说,我们经常比较中美两国的基础研究投资,美国约为15%,中国约为5%。就基础研究经费而言,联邦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都在美国投资,中国投资的5%基本上来自中央政府,而地方财政和企业投资很少。
同时,王志刚说,现在我们看到了一个好的势头,就是在中央政府继续加大投入的同时,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和把科技创新作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的企业,现在都把重点放在基础研究上,从源头上探索相关领域的方法和原则,在理论上有哪些突破,在实践中有哪些创新。
此外,王志刚还强调,需要注意的是,各国的统计口径还存在一些差异,仅靠数据无法反映所有问题。各国在科研经费统计中包括什么和不包括什么有所不同。中国加强基础研究是坚定不移的。
合同制度试点将与解雇诉讼相结合
目前,科研经费的管理体制相当僵化,这是一个备受研究者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一直采用预算制度,即科研经费应严格按照预算要求使用。但是,科学研究中存在不确定性,项目的各个阶段和各个阶段的进度可能不同,所需资金的数量也不同。
一般来说,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但在申请预算时,有必要在一年甚至几年后把事情搞清楚。说到钱的具体用途,买酱油的钱不能用来买醋。
针对这一问题,李克强总理在上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的比重,进行项目经费“承包制”试点改革。受试者的比例没有限制,研究小组决定独立使用。”
这里提到的“合同制”试点今后将如何实施?
王志刚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作为一个政府,有必要将合同制度与“放服”结合起来。这是一种“释放”,但“释放”并不意味着没有事,而是管理的方式和理念将会改变。
关于“合同制”试点的范围,王志刚表示,他将首先尝试一些基础研究定额补贴项目,目前已有60多个单位被选中进行试点。
关于选择试点的标准和考虑,王志刚表示,在试点过程中,要看试点单位过去科研管理是否真正规范,科研成果是否显著,科研团队特别是领导是否注重科研,是否有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良好声誉。这是前提。
标题:科研预算为何“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 科技部部长如此回应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