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0字,读完约3分钟
春节后的第一天,合肥经济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精心组织了培训和认捐活动,这在该区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为期两天半的培训中,合肥经济开发区邀请了三位知名专家,对开发区的发展、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给予了精准的指导,为全面“二次创业”提供了多维度的参考坐标。同时举行的小组讨论紧紧围绕党的建设、经贸、招商、建设、民生五大领域,围绕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推陈出新,凝聚共识,为全区新一年的工作提供了一场思想盛宴。
为了把合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合肥对合肥经济开发区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敢争一流,敢走新路,把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世界一流。”在新的一年里,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合肥经济开发区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定位,不再停留在发展的“舒适区”,以自我革命的勇气为强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牢牢把握了高质量的发展,把握了产业的基础和转型的需要,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千亿级产业。
该区提出,今年将打造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现代服务业等40亿美元产业,努力打造世界知名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提升合肥品质,形成合肥建设世界影响力创新之都的产业支撑。同时,率先突破创新、转型升级,将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与实体经济的“战车”捆绑在一起,全面提升创新和竞争力。依托清华公安学院等六大创新平台,实现“科技+产业”的创新发展。
强大的工业基础,开放和增加翅膀。2018年,经济开发区还将推进开放功能的整合,进一步增强对外动力。“我们将以长三角乃至全国为重点,加强开放平台建设,推进国际合作,拓展新形式、新功能、新模式,扩大开放优势。”据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开发区将加快空港等四大开放平台的功能升级,形成天地、线上线下、国内通关的立体开放格局。
以建立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为重点,空航空港的客运量将超过1000万人次,货运量将超过10万吨,建成医药港、肉类港、b保关,建成“国际冷鲜港”,建设中国进口鲜活产品促进出口加工区,提升综合保护区,启动排河物流园区建设,发展公共、铁水联运集装箱物流产业。推进中德国际合作,启动中德智慧工业园核心区建设,建设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创建国际社区、国际医院等。,创造优质的对外合作环境。
经济开发区的人从来不缺乏推进改革的智慧和勇气。今年,该区还将在城市建设管理、社会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河流长度系统和道路长度系统等方面进行系统创新,承担起克服困难的责任,在问题面前成功解决一些难题。通过两个"三年计划",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将得到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将得到充分满足。(李长龙)
标题:合肥经开区:凝心聚力开好局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