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38字,读完约2分钟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赤字率计划安排在2.6%,比去年的预算低0.4个百分点;财政赤字为2.38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为1.55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为8300亿元。

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许多专家表示,在赤字率下降的背后,是财政政策的结构性调整,这将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为空预留了足够的政策空间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风险。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赤字率的降低意味着财政政策正从总体政策转向结构性政策。在结构性政策下,政策的效果取决于是否能促进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使人们真正感受到政策的好处。

专家解读赤字率降低双重深意:调结构 留空间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降低赤字率符合中国经济从高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要求。过去强调的高增长实际上是由投资推动的。“如果高增长不再是目标,那就取决于哪些项目应该投资,哪些项目不应该投资。降低赤字率可以提高有效投资的比例,约束地方政府行为,确保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专家解读赤字率降低双重深意:调结构 留空间

交通银行(601328)(香港股市03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降低赤字比例不是财政紧缩,而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是调整支出结构。这一举措将通过控制一般财政支出和利用财政政策维持和施压来支持经济结构调整。

专家认为,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降低赤字比例还意味着另一个深刻的含义:为了应对不确定的风险,应该预留足够的政策空空间。

刘尚希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赤字比率水平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赤字比率应该提高。在财政收入增长基础稳固的背景下,降低赤字比例将为空留下足够的政策空间来抵御未来的不确定风险。

连平说,赤字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取得了进步,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这也给空留下了更多的宏观调控政策空间。

标题:专家解读赤字率降低双重深意:调结构 留空间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