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7字,读完约2分钟
今年1月,来自河北张家口的年轻人李明(化名)在北京乘坐地铁时丢失了人工耳蜗,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当时,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是“人工耳蜗丢失”和“价值20万元”。人工耳蜗价格昂贵,这引起了相应制造商的注意。
5月27日,海南海药(000566,sz)披露,控股子公司上海力胜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胜特)最近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名称为人工耳蜗,有效期至2024年5月14日。适用于6岁以上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
据介绍,新一代李生专用人工耳蜗是在rez-i人工耳蜗基础上经过技术改进和创新推出的全新产品。它采用汉语语音处理编码策略,比国外人工耳蜗产品更适合汉语声调语言。
海南海药表示,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并将对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耳蜗植入,顾名思义,是一种通过体外语音处理器将声音转换成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并通过植入的电极系统直接刺激听觉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听觉功能的电子设备。
《国家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很多媒体都报道了人工耳蜗的丢失,涉及的人工耳蜗价值超过10万元。事实上,人工耳蜗的价格确实很高,国产人工耳蜗大约10万元,进口人工耳蜗超过20万元。
许多投资者认为人工耳蜗背后的市场潜力巨大。但是,从李胜特的表现来看,这种潜力并没有体现在操作上。李胜特一直在销售人工耳蜗,并在上海、北京、湖南、江苏、山东等省市建立了80多个人工耳蜗手术中心,2018年新增10个。然而,去年李胜特实现营业收入1170.82万元,净利润亏损1071.18万元。力盛特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人工耳蜗的销售正处于推广和销售渠道建设阶段,尚未形成规模销售。
与此同时,海南海药在人工耳蜗技术开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仅去年一年,人工耳蜗开发支出就增加了1798.8万元。
海南海药去年营业收入24.72亿元,净利润1.2亿元。去年,公司头孢菌素制剂系列、其他品种、原料和中间体以及肠胃康实现收入20多亿元,占总收入的80%以上。
尽管人工耳蜗已经获得了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但它对海南海药未来的表现有多大贡献还有待观察。
编辑陈俊杰
标题:海南海药“升级版”人工耳蜗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