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93字,读完约5分钟
按揭买房的人或经营公司的人都知道,每年年初,因为银行获得新的贷款额度,贷款速度会加快。因此,1月份新的信贷数据对设定全年走势具有标杆意义。
在此背景下,央行于2月12日下午发布了1月份金融统计报告,数据显示:
1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为172.08万亿元,同比增长8.6%。
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了2.9万亿元,明显超出市场预期。
央行1月份公布的社会融资规模增加3.0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6367亿元。
尽管最新信贷数据创下历史新高,但社会融资总额的变化揭示了一个重要信号。
1月份的信贷超出了市场预期
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9万亿元,超出市场预期。此前,天丰证券分析师廖志明和林在2月3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根据过去三年年初的信贷规则和行业观察,考虑到部分表外融资转为强监管贷款,预计1月份新增贷款将达到2.6万亿元。光大证券(601788)分析师张文朗和黄文静在2月4日的研究报告中预测,这一数字约为2.2万亿元。
根据央行的最新数据,截至1月底,国内外汇贷款余额为128.63万亿元,同比增长12.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2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分别比上年末和去年同期增长0.5和0.6个百分点。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9万亿元,同比增长8670亿元。
沈万红源(000166,诊断学)分析老师告诉《全国商报》,信用创新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在去杠杆化和强监管的背景下,表外融资萎缩,回报率上升,这可以通过弱于预期的社会融资总量得到证实;
第二,每年早期贷款和早期收入的驱动力使得银行1月份的贷款通常是全年最高的;
第三,去年12月份的一些贷款是今年1月份开始使用的,今年1月份比去年多了几个工作日。
Ficc渠道的Christina也认为,从1月份的社会融资结构来看,信贷占88%,这是绝对多数,表明表外“非标准”回报是信贷达到创纪录高点的关键因素。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601328)指出,1月份信贷增量2.9万亿元达到历史峰值,但实际余额增长率为13.25%,保持在13%左右。市场不应夸大单个月信贷增量的影响。年初信贷大幅增加。除了一年中第一个月的季节性特点外,部分原因还来自去年年底评估的影响,部分可用贷款可能会推迟到今年年初发放。
《商业日报》记者注意到,从细分行业看,家庭贷款增加901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10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910亿元;非金融企业和政府机构贷款增加1.7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75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47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862亿元。
华泰证券(601688)认为,居民信贷需求仍不疲软,银监会对居民杠杆的严格控制只会查处居民消费贷款流入股市、债市和房市的违规行为,不会抑制居民正常的融资需求。
实体去杠杆化仍在继续
《商业日报》记者了解到,从贷款结构来看,非金融企业和政府机构的贷款增幅远远超过家庭部门的贷款增幅。数据显示,家庭部门贷款增加901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10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910亿元;非金融企业和政府机构贷款增加1.7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75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47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862亿元。月末,外币贷款余额为8852亿美元,同比增长9.2%。当月外币贷款增加473亿美元。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分析师刘东亮(600036)指出,1月份对公众的中长期贷款较去年有所减少。我们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实体经济的需求已经下降,但更有可能的是,银行一方面限制了新增贷款额度,另一方面也在控制贷款发放进度,以便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利率上升趋势中获得更高的回报,这与往年的提前发放贷款、提前受益的想法不同。
在社会融资方面,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下降,委托贷款等表外业务同比下降或上升。2018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3.0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6367亿元。1月份,人民币对实体经济贷款增加2.69万亿元,同比增加3717亿元;实体经济外币贷款增加266亿元,同比增加140亿元;委托贷款减少714亿元,同比减少385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455亿元,同比增加2720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437亿元,同比增加4693亿元;公司债券融资净额1194亿元,同比增长1704亿元;非金融企业内资股融资500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725亿元。
刘东亮表示,社会融资总量比去年同期减少6000多亿元,表外融资全面收缩,表明在强有力的监管政策下,融资回报正在加快,社会融资总量增速下降符合去杠杆化政策目标。
据克里斯蒂娜的ficc渠道,考虑到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连续两个月的社会融资增量低于预期,两个月的总值仅为4.2万亿元,远低于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的5.4万亿元,也远低于2015年12月和2016年1月的5.2万亿元。这表明实体经济的去杠杆化已经开始,或者说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已经下降。
华泰证券认为,银行信贷向表内的转化是非金融企业集中的重要驱动力。在信贷紧缺的背景下,银行表内投资将更加集中于行业内的龙头企业,行业内非龙头企业的扩张将受到抑制,2018年行业蛋糕重新分割的逻辑将继续。乐观的银行和领先的房地产企业增加市场份额的故事也将继续。
标题:今年的房贷好不好批 钱容不容易借到?最新答案来了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9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