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83字,读完约9分钟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罗玉泽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际投资研究部主任刘应奎
中国人民大学崇阳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严
(没有特别的顺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天津、广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大连、苏州、广州等城市已将“促进海外经贸合作园区”列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地方政府对海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重视程度如何?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障碍?如何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报纸邀请了行业专家来谈论海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发展。
今年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相继被披露。天津、广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大连、苏州、广州等城市都把“促进海外经贸合作园区”列为今年工作的重点。当地政府对海外经贸合作区的重视程度如何?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中国企业在4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99个海外经贸合作区。今年海外经贸合作区将如何发展?
曲健: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代表的一批新区的成功开发,是中国成功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不仅在经济特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等新领域形成并掌握了投资、建设、管理和运营的区域发展知识体系,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济学人》曾经评论说,世界上大约有4300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是最成功的。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感兴趣,引入中国元素开发建设地方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引起了沿线国家的关注。目前,中国在非洲和亚洲开发建设了海外经贸合作区,有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加快了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和当地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海外经贸合作区沿“一带一路”自近而远排列:先在亚洲,后延伸至非洲。由于北美很远,在这一地区建立海外经贸合作区需要时间。今后,海外经贸合作区应不断优化,寻求互利共赢。
罗玉泽:海外经贸合作区可能不止这些。以上统计数据可能是不完全统计或窄口径统计。20世纪90年代末,海尔公司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立了工业园区。该工业园区是一种海外经贸合作区,不仅基础设施齐全、主导产业清晰、公共服务功能完善、集聚辐射效应强,而且还拥有当地政府给予的减税、员工培训等优惠政策。
与单个企业“走出去”相比,海外经贸合作区有许多优势。例如,如果能在海外创造一个相对完善的经济环境,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企业集聚也可以相互支持,实现集团的发展。此外,许多园区享受某些优惠政策或主权担保,这些政策和担保受到许多企业的青睐。目前,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阶段。更大范围的海外经贸合作区布局,一方面可以改善区域乃至全球的商业网络,另一方面可以拓展企业的战略发展。地方政府可以建立广泛而密切的海外联系,以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刘英奎:建设海外经贸合作区是组织企业“走出去”的一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和防范中国中小企业的对外投资风险,还可以为东道国带来技术等稀缺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因此,中国企业愿意积极参与海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受到了东道国的热烈欢迎,得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预计今年海外经贸合作区数量将实现重大突破。目前,海外经贸合作区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其区域布局主要受两国友好关系、政策支持、互补因素、地理位置和建设风险等因素影响。
卞·:地方政府加快建设海外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最新体现,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由以面向海洋为主向面向海洋和陆地为主、由依靠吸引外资向“走出去”、“引进来”转变、由依靠发达经济体市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转变。这一变化不仅是中国实力不断增强的体现,也是周边国家搭乘中国经济发展快车的迫切需要,反映了世界经济新形势的变化。
许多海外经贸合作区有许多优惠政策,但在吸引投资方面仍面临困难。是什么导致了上述现象?除了吸引投资的困难外,海外经贸合作区面临的发展困难是什么?
罗玉泽:海外经贸合作区虽然有很多优势,但也有突出的不足,即东道国整体商业环境差,面临“高楼拔地而起”的挑战。由于市场机制发展滞后,东道国政府缺乏强有力的权威,一些承诺可能无法兑现。在“看不见”和“看得见”的手都有问题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可以想象的。此外,海外经贸合作区还面临着交通基础设施差、水电缺乏连续性、融资困难、工业配套设施差等问题。
曲健:与国内经济特区或工业园区相比,海外经贸合作区表现不佳。首先,东道国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一带一路”沿线的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关于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的成熟法律。如果中国现行法律直接适用于合作区的建设,将导致“水土不服”。第二,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大大降低了吸引海外经贸合作区投资的吸引力。最后,海外经贸合作区的规划能力不强。许多海外经贸合作区只注重发展,不注重运营,导致园区投产后问题频发,甚至一些基础设施设计难以满足运营要求,返工和改造不断出现。
刘英奎:一些海外经贸合作区在吸引投资方面存在困难。原因有很多:第一,园区位于国外,国内投资不够,国内和国际信息不对称,国内企业谁愿意“走出去”不知道;第二,公园大多位于发展中国家,内部和周边基础设施条件差;第三,一些公园所在国家的商业环境需要改善;第四,园区产业集群和配套设施不完善,国际人才和技术工人匮乏。
海外经贸合作区也面临以下发展问题:一是部分园区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产业定位和主导产业不明确;第二,一些公园的选址存在问题。在一些地区,存在园区集群和类似产业定位的现象;第三,政府间的沟通需要不断加强。有些公园建设初期政府给予支持,后期支持明显减少,导致一些需要政府沟通的问题无法解决;第四,园区建筑企业管理经验和国际管理经验不足。
严:多种因素的叠加,使得一些海外经贸合作区难以吸引投资:一是企业在海外建厂时间长,需要一个培育期;二是园区的优惠政策可能不适合中国企业的实际需要,可能存在进入成本高等问题;第三,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时面临融资成本较高的问题。人民币境外投资仍然受到限制,使用美元等外币进行境外投资存在外汇管制、国际融资渠道少、金融人才缺乏等问题。此外,海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需要满足东道国的确切需求和当地政府的长期政策支持。在一些国家,随着政府的更迭,会有政策的变化,这也会给其发展带来困难。
如何解决发展问题,帮助海外经贸合作区持续健康发展?
曲健:为实现海外经贸合作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方面,完善东道国的法律制度。海外经贸合作区可以借鉴中国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与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接轨。以刚果(布)经济特区为例,建议刚果(布)经济特区首先立法,帮助其制定经济特区法规,保护投资者权益;另一方面,做好海外经贸合作区的“123工程”,即一个规定、两个计划、三个报告。一个条例意味着一个海外经济贸易合作区需要制定一个条例。两部规划是指空.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规划海外经贸合作区可以先按行业规划,再按/0规划。在空的规划中,工业内容被有效地组织到空体系中,使其在工业空的经济运行更加合理。这三份报告分别是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投融资报告和园区管理运营计划报告。需要注意的是,在园区开发建设之初,应充分考虑管理和运营计划。
解决投资促进问题也需要“123工程”。在海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的初期,需要对法律法规、投融资方案、盈利模式设计等进行规划。,沟通和协调各方利益,让地方政府投资招商引资,并调动地方行政资源给予支持,使园区能够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措施和招商引资达到预期效果。
罗玉泽:海外经贸合作区一般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环境相对陌生。因此,一方面,海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应积极主动,抓住机遇;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谨慎决策,稳步前进。目前,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建设海外经贸合作区是好事,但我担心海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过热。建议加强引导和规范,加强各地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运用金融等政策调整工具,使海外经贸合作区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序推进建设。
刘应奎:要实现海外经贸合作区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一是各级政府和中介组织要为园区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和宣传,让国内外企业了解园区的现状。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园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准备提供信息服务;二是加强政府沟通,共同解决园区发展和入园企业面临的问题;第三,加强金融和信贷政策支持。同时,园区管理运营企业或机构也需要努力:一是高标准进行园区规划,明确产业定位,促进高品质元素集聚,避免园区地产化;二是高水平建设园区基础设施;三是培育和提高入园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第四是对公园进行高水平的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功能和使命与海外经贸合作区不同,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理念和制度创新经验可以为后者所借鉴。
卞:要解决海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问题,首先要解决概念性问题。在充分理解政治和法律差异的前提下,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服务,让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解决企业融资问题是关键。中国应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大力提升人民币的投融资功能。最后,全球化进程在大力推进。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不利于海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建议加快多边贸易谈判,推动各国签署贸易和投资协定,为企业走向世界创造有利环境。
标题:如何让“丝路明珠”更耀眼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9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