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9字,读完约4分钟

■记者观察

■我们的记者童童

最近,新修订的《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1月3日发布实施,这意味着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10月28日发布的《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将同时废止。随着《办法》的颁布实施,引起人们关注的是新时期我国耕地保护的对策。

对接新时代新要求“耕保责任考核”制度再完善

为此,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曹介绍了此次修订的背景,他说,2005年,国土资源部会同农业部、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耕地数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耕地占补情况进行了评估。他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深入,中国的资源和国情发生了新的变化。同时,相关部门也调整了职能,以更好地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需要改进评估工作的主体和内容。

对接新时代新要求“耕保责任考核”制度再完善

必须承认,中国的耕地保护相关评估机制一直实行最严格的审计制度。毕竟,耕地红线是中国一直坚持的立场,绝不能逾越。因此,相关审计制度的发展可以称为清晰一致。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1年,中国就调整了省级政府的耕地保护责任考核。同年8月,国土资源部会同中央组织部、农业部、监察部、国家审计署和国家统计局,首次开展了2006-2010年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评估。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中央组织部首次加入了考核小组,“农保责任考核”的结果,作为考察干部变动的参考,也使“农保责任考核”落到实处,实行了“一把手负责制”。

对接新时代新要求“耕保责任考核”制度再完善

近年来,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对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加强耕地保护、改善占补平衡作出了重要指示,对耕地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判断和要求。

对接新时代新要求“耕保责任考核”制度再完善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善占补平衡的意见》,提出完善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市发展边界三条控制线的划定,严格保护耕地等部署要求,明确耕地保护的新目标和新任务。

对接新时代新要求“耕保责任考核”制度再完善

曹认为,要适应新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资源环境监管体制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估工作的方法、内容和程序。显然,此次修订的《办法》正是围绕严格耕地保护、强化政府责任的基本要求,在把握耕地保护红线、解决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修订了原有的考核办法,确保考核主体有把握、考核内容有依据、考核标准更完善、考核结果有用。

对接新时代新要求“耕保责任考核”制度再完善

所谓的评估系统必须首先确定被评估的人。因此,《办法》明确了评估实施的主体。完善评估依据、主要对象、实施主体等。其中,《办法》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数量、基本农田永久保护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负责,省长、自治区主席、直辖市市长为第一责任人。

对接新时代新要求“耕保责任考核”制度再完善

记者认为,围绕耕地保护的讨论,必须提到的是有一个粮食安全评估体系,即省长粮食安全责任制的评估。应该说,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粮食安全监管者责任制由来已久。众所周知,中国有句谚语叫“省长用米袋,市长用菜篮子。”显然,耕地保护责任评估明确指出,“省长负责制”可视为将粮食安全评估的边界上移至耕地保护的上游。

对接新时代新要求“耕保责任考核”制度再完善

在现阶段,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加强耕地保护,确保粮食安全,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尤为重要。事实上,近年来,中国一直在推动粮食安全战略的调整,措施也在不断更新。从不断降低劳动力成本和灌溉成本,到积极推广旱作农业技术,从呼吁建立“农业保护区制度”确保耕地保护和城市化发展同步进行,到以加快土地整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从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到严格控制粮食储存和确保粮食安全等。

对接新时代新要求“耕保责任考核”制度再完善

需要重新审视的是,这一《办法》是为了适应新时期新要求,理顺耕地保护责任考核。可以说,这对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针对当前中国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现状,明确省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和问责机制,就等于抓住了解决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

标题:对接新时代新要求“耕保责任考核”制度再完善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9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