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2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从忙着弯腰到忙着上网,全国小麦机产量创下96%的新高
新华社记者于雯静
自今年5月28日“三夏”冬小麦机收大会召开以来,由于强有力的设备支持、有效的组织调度和普遍良好的天气,小麦收获由南向北迅速推进,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陕西等主要冬小麦产区的小麦收获进展顺利。到18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3亿亩,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机收达到96%,创历史新高。
从“金地板,老老少少弯腰”到“只听到机器的噪音,却没有人在忙碌”,智能农业机械已经逐渐进入生产的第一线,而农业机械化的力量已经使“三夏”生产更加高效和平静。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有关负责人18日表示,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机械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推动机械设备投入总量稳步增长,运行水平稳步提高,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实现了夏粮从“看得见”到“摸得着”,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新趋势。
负责人说,今年的“三个夏天”设备升级到高端智能。全国共投入64万台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比去年增加了1万台。老式联合收割机已逐渐退出跨区域收割队伍,大型喂入收割机占70%以上,单机收割效率提高30%以上。基于北斗导航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免耕精密播种机等智能农业机械从田间试验进入夏收夏播的第一线,开辟了一种新的无人操作模式。“三夏”期间,我国机收面积超过1000万亩/天的天数达到14天,比去年增加3天,最高机收2100万亩/天,小麦主产省黄淮海的机收接近100%。
同时,整个生产过程升级为绿色生产。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举办“田间日”、现场会议、机械劳动竞赛等。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还田、免耕精量播种、机械移栽同步侧深施肥等先进适用的绿色技术。农机服务组织整体运行能力明显提高。小麦主产省夏粮收获、秸秆处理和秋粮种肥播种“一站式”服务区域已超过1.7亿亩,夏收夏播实现了无缝对接。各地开展小麦联合收获、麦秸抛覆盖还田、夏玉米免耕覆盖播种配套技术,为生产增添更多绿色。
服务升级到密集共享。“三夏”期间,全国有6万多个农机服务机构投资农业机械化生产,积极发展托管、网络承包和“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业服务”等新业务模式,帮助农民轻松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安徽省亳州市推进全市农机作业托管全覆盖,1240个合作社“网格化”托管小麦700多万亩。小麦收获实现了连片经营,全村推广,经营周期缩短2-3天,农民每亩土地节约生产成本约10元。农机社会化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农业共享经济,没有每个家庭购买机器和工具。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的“三个夏天”管理得到了提升,以造福农民,方便人民。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比往年提前一个月免费发放了30万份跨区作业证书,公路部门为农业机械开辟了绿色通道。在各地工作的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继续享受自由通行政策。通过“农机直通车”和移动应用建立工作供需对接平台。各级农机部门和石油石化企业建立了供油保障机制,江苏开展了“石油化工惠农、助推三夏”活动,农机加油优惠价15%。各主要小麦生产省都开通了24小时值班电话,并在高速公路沿线设立了3000多个跨地区接待服务站,为飞行员提供免费服务。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朱颖
标题:从忙弯腰到忙上网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7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