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1字,读完约4分钟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在第一季《开门》中,文化产业更为现实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的经营收入数据。据有关部门对全国55000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行业企业的调查,2019年第一季度,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799亿元,同比增长8.3%。从行业类型看,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8400亿元,同比增长5.2%;文化批发零售业3588亿元,增长5.8%;文化服务业7812亿元,增长13.2%。
国家统计局社会科学与文化司高级统计师尹指出,一季度规模以上企业及相关行业经营收入数据主要呈现三大特征:
文化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799亿元,同比增长8.3%,比2018年全年增长0.1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文化服务业比重上升。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3.2%,分别比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业和零售业快8.0个百分点和7.4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占比39.5%,同比增长1.7个百分点。第二,文化核心区比重增加。核心领域营业收入增长12.0%,远高于相关领域3.5%的增速;文化核心领域营业收入占比58.5%,同比增长1.9个百分点。第三,西部地区发展迅速。西部地区文化及相关产业经营收入增长率为15.2%,远高于中部地区的10.7%和东部地区的7.3%;西部地区占全国的9.0%,高于去年同期的8.4%。
新的文化形式发展迅速。在文化及相关产业的9个行业中,有5个行业的增长率超过10%,分别是新闻信息服务(20.9%)、文化投资运营(13.3%)、创意设计服务(12.5%)、文化传播渠道(11.5%)和内容创作与制作(10.1%),它们都涵盖了大多数新的文化形式。进一步分析表明,互联网信息服务、文化产业园管理、互联网广告服务、电子出版物、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等基于互联网平台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新文化业态的业务收入增长率。,在20%到40%之间,表明新的文化形态已经成为引领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各地的重视。在山东,首届中国(淄博)国际Hi-Cultural Industry Festival吸引了来自韩国和日本20多个城市和相关行业的近1000人,分享了融合民俗、民俗、传统礼仪和节日文化的经验;在四川,四川出版集团和川保集团共同发挥各自优势,与封面媒体合作,加强知识产权合作建设和文化产业投资领域的沟通,在特色旅游区共同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在广东,第十五届ICIF将在深圳集中举办,港、澳、粤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成果将集中展示...
北京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宋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显著提高,这已成为文化产业和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背景和基础。
“长期以来,文化给人一种相对空虚的感觉。如今,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企业的成长,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被物化和服务,这是更加真实的。同时,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与旅游、金融、消费等其他方面的融合,这对于我们调整和优化经济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宋洋表示,目前,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相比,供给仍略有不足。今后,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加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和引导,使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记者王俊岭)
[我想纠正错误]主编:范玉萌
标题:首季“开门红”,文化产业更实在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