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95字,读完约6分钟

对于债券市场而言,中央托管制度是债券市场的基石,也是金融市场开放的大门。据了解,中央结算公司已成为债券市场核心运营平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执行平台、金融市场基准定位平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平台、债券市场创新研发平台。

回归本源创新未来 推动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

在过去的2017年,金融市场的发展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一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保持无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这为债券市场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回归本源创新未来 推动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

2017年也是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关键一年。尽管债券市场面临发行成本上升、违约增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下降等困难,但在债券市场各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各种债券品种的创新不断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债券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显现新的亮点。

回归本源创新未来 推动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

"目前,债券市场已经成为直接融资的主要市场."1月18日,中国政府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总经理陈刚明在主题为“回归原创,创新未来”的“2018年债券市场投资策略论坛暨中国债券优秀会员表彰大会”上致辞。

回归本源创新未来 推动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

债券市场已经成为直接融资的主要市场

对债券市场而言,中央托管制度是债券市场的基石,也是金融市场开放的大门。据了解,中央结算公司已成为债券市场核心运营平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执行平台、金融市场基准定位平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平台、债券市场创新研发平台。

回归本源创新未来 推动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中央结算公司作为国家的核心金融基础设施,在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坚持稳步推进、艰苦奋斗、忠实履行职责,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陈刚明在回顾中央结算公司2017年工作成果时表示,并对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一是做好主业,帮助供方深化和深化结构改革;二是强化职能,支持宏观管理政策协调有效实施;三是深化服务,促进金融市场创新平稳规范发展;第四,顺应市场,促进债券市场整体开放格局有序发展。

回归本源创新未来 推动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

据报道,2017年中央结算公司进一步巩固了主营业务优势,支持发行各类债券13.58万亿元,债券托管金额达到50.96万亿元,同比增长17%。同时,积极参与绿色债券市场创新,支持发行绿色债券约1700亿元,占整个市场的80%以上。推进信贷振兴和资本节约,支持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近6000亿元,同比增长68%;推动金融业提升资本管理能力,支持发行二级资本工具近5000亿元,同比增长87%。

回归本源创新未来 推动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

作为承担集中登记、托管和结算职能的重要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中央结算公司继续在支持宏观管理政策协调有效实施方面发挥作用。陈刚明表示,2017年,公司积极配合政府债券发行创新,支持到期特种债券滚动发行和地方债券继续发行;建立国债管理的战略计量和分析系统;配合推出国债市场支持机制和国债期货实物交割dvp机制,实现正常运行;支持地方政府专用债券创新,促进地方债务柜台业务发展。我们全力配合货币政策的精确实施,全年支持20多万亿元人民币的公开市场操作,实现了创新政策工具的电子化操作。积极履行一线监控职能,并根据监管机构的要求提供多级监控报告。

回归本源创新未来 推动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

尽管基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中央结算公司参与债券市场创新和发展的步伐仍在继续。陈刚明表示,如果上海的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产品得以发布,将深化绿色债务指数的建设;设立上海总部,推进“债券跨境发行中心、跨境结算中心、担保中心、金融估值中心、上海数据中心”五大核心功能平台建设。

回归本源创新未来 推动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

在服务海外机构进入市场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央结算公司服务的海外客户数量达到618家,同比增长50%;境外机构委托发行的债券金额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25%,约占整个市场的90%;最初,外国机构投资者以债券交易机制为补充,直接进入市场。

回归本源创新未来 推动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

“目前,债券市场已经成为直接融资的主要市场。作为支持市场高效运行的中心,中央结算公司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环节。”陈刚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强化主营业务,探索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加强市场调研和判断,不断深化直接融资平台功能,推动直接融资市场快速发展,优化融资结构,提升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回归本源创新未来 推动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

将更多优质企业纳入公司债券发行

国家发改委金融司副巡视员田原就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如何防范和化解债券违约风险等热点问题做了详细介绍和回应。

“201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不断强化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定位,深化改革,积极创新,优化服务。公司债券审批规模总体稳定,稳步增长。全年共发行企业债券384只,8359.4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4%。”田原说。

回归本源创新未来 推动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在本次论坛召开前不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刚刚批准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发行各30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债券,并将债券募集资金的投入由“预审”改为“加强事后监管”。通过定义“肯定列表”(鼓励使用区域)+“否定列表”(禁止使用区域),支持合格的优质企业灵活使用募集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吸引行业关注。

回归本源创新未来 推动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

“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一直是公司债券改革和创新的主题。据田原介绍,201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充分发挥综合经济部门的优势,将宏观经济管理与激发微观经济活力相结合,根据相关产业和行业发展特点,积极推出ppp项目专用债券、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用债券和社会产业专用债券三个创新品种。迄今为止,已陆续推出16种特殊创新债券品种,有效推动了企业信用债券市场的创新发展,加强了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回归本源创新未来 推动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

在促进发展的同时,风险防范一直是公司债券的主要问题。据了解,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动协调并积极引导地方相关发展改革部门,按照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牵头承销商和发行人,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企业重组等方式,有效解决债券资金偿还问题。截至目前,从数量和规模上看,国家发改委管理的公司债券违约率处于公司信用债券的最低水平,牢牢把握了无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回归本源创新未来 推动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

关于今后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债券违约风险,田原表示:“我们将在公司债券发行范围内纳入更多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优质发行人,这是从根本上防范风险、防止债券违约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抑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加。”

回归本源创新未来 推动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

“公司债券不仅是面向市场的融资手段,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释放政策信号、引导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田原强调。

标题:回归本源创新未来 推动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