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18字,读完约6分钟
2017年,吉利汽车逆势而上,从2016年的第三名跃升至“独立前三名”的第一名;此前排名第一的长安汽车下滑至第二名。受suv增长下滑和转型升级影响,长城汽车2017年销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排名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在长城威威和吉利柯灵的推动下,国内汽车市场掀起了一股独立高端的浪潮;这两个品牌的良好发展势头也宣告了自主品牌战略突破上行第一仗的成功。
2017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增速大幅放缓,为2008年以来的最低增速。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2017年,中国共售出2471.83万辆乘用车,同比仅增长1.40%。在此背景下,吉利汽车逆潮流而动,全年总销量为1247116辆,同比大幅增长63%;在“独立前三”(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和长城汽车)的竞争中,它从2016年的第三名跃升至第一名。
此前排名第一的长安汽车2017年乘用车销量增长109.15万辆,位居第二。排名第三的长城汽车在2017年实现了107.0161万辆新车的销售,与前一年基本持平。
吉利每年售出100多万辆汽车,并赢得“三大独立”
吉利汽车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吉利汽车月度销量创下新高,达到153,625辆,同比增长42%;2017年,累计销量达到1247116辆,同比增长63%。年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超过110万辆的年销售目标。此外,根据吉利集团发布的正利润预测,2017年的净利润将比2016年的51.1亿元增长100%,实现利润100亿元。
从销售结构来看,2017年,吉利汽车实现了suv和轿车的均衡发展,suv销量约占其总销量的50%。其中,吉利约伯引领suv车型,2017年12月销量达到31205辆,同比增长53%;销量连续三个月超过3万辆,全年共286,163辆;上市两年内,累计销量超过390,000辆,位居suv市场第一阵营。爱马仕以帝豪gl为首,去年12月售出14088辆汽车,同比增长39%。年累计销量达到12.4万辆。
自2014年吉利汽车提出“精品汽车战略”以来,先后推出了博瑞、约伯、帝豪、帝豪gl等“3.0时代”精品车型。,产品实力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获得市场认可。同时,吉利高端品牌柯灵的诞生也成为其品牌上升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2017年11月推出的第一款车型柯灵01在第一个月售出了6012辆车,开了个好头。
此外,吉利在并购扩张方面也很活跃:它拥有沃尔沃集团8.2%的股份,并成为其最大股东;收购了宝腾汽车和豪华跑车品牌莲花(Lotus)。至此,吉利已经基本完成了从高端跑车市场到低端大众消费市场的全面覆盖。
2018年,吉利将迎来新的产品年,推出10多种新产品和改良车型,包括轿车、越野车、跨界车和多用途汽车。良好的性能和不断增加的产品阵容让吉利对2018年充满信心,因此它设定了158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比2017年增长27%。
2017年长城销售额
长城的“内涵发展”威品牌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2017年,suv车型在整体汽车市场上依然表现突出,但受大环境的影响,增速不如以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7年共售出1025.27万辆国产suv,同比增长13.32%,同比下降31.27个百分点,同比下降44.59%。这也使得主要是suv的长城汽车减速。
对此,长城汽车表示:“在总量持平甚至略有下降的情况下,长城汽车付出了巨大努力,改造和升级了产品结构,提高了自行车价格。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入门级Haval h1车型的销量大幅下降,从去年的69,200辆降至今年的18,800辆;这款售价在15万至20万元之间的豪华suv总共售出了8.64万辆,占长城suv的近10%。”
根据长城汽车发布的数据,2017年长城汽车销量达到107.0161万辆,同比下降0.4%。其中,Haval贡献了80%,达到85.19万辆,并连续15年获得中国越野车销售冠军。Haval h6连续57个月赢得suv市场冠军,2017年12月销量为55,126辆;全年共销售车辆506,418辆,平均月销售量为42,000辆。
――长城高端品牌wey 2017年销量8.64万辆,成为suv市场的亮点;2017年12月,其vv7和vv5分别售出10,600辆和10,800辆,延续了11月的增长势头。
2017年,在长城威威和吉利柯灵品牌的推动下,国内汽车市场掀起了一股独立高端的浪潮;这两个品牌的良好发展势头也宣告了自主品牌战略突破上行第一仗的成功。
长安的销售额很难看到。“新车效应”需要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前“独立兄弟”长安汽车在2017年的市场表现从未出现任何改善。一些新车上市,如cs55和cs95,但未能扭转局面,导致吉利最终将它们挤出冠军位置。
数据显示,2017年,长安品牌汽车年总销量为1662753辆,长安品牌乘用车(suv+轿车+新能源+mpv)年销量为1091501辆。根据协会发布的数据,2017年长安乘用车销量仅为106.3万辆。
纵观长安乘用车的所有车型,除cs75和cs35实现了6位数的年销量,分别为240,095辆和151,622辆外,其他车型的年销量均低于100,000辆。与此同时,一东系列、月香系列、欧尚系列和欧诺系列均同比下降40%以上。就连2017年5月上市、一度对“步行模型”寄予厚望的凌轩,全年也仅售出28228辆汽车。
与吉利和长城的“爆炸性车型”相比,它是繁荣的,长安汽车的主要独立车型仍然供不应求。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分析长安“新车效应”的短命现象。目前,这种情况仍需改善。
据报道,2018年,长安将推出8款新车,包括新款一栋和新款cs35。我希望长安能借此机会尽快扭转乾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郭涛)
相关阅读:
此起彼伏:吉利和长城再次突破长安,迎来了良好的合作
汽车和越野车都有所下降。长安汽车未能“长安”
标题:涛涛不绝:"自主三强"重新排位 长城/吉利高端初战告捷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