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1字,读完约4分钟
全国治超信息化研讨会召开,专家认为应突出信息化建设
——治理超级:打造“一网打尽”和全国“棋局”
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此同时,以超载为代表的行业顽疾严重制约了高速公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根据交通部门的计算,车辆超载将达到30%,道路维护费用将增加200%;每盈利1元,道路损失300元将由车主和司机超载造成。6月5日,记者从全国治超信息化管理研讨会上了解到,今后,中国将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打造治超“网”,实现全国治超“棋局”。
全国统一治超行动始于2004年,原交通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车辆治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组织开展了全国治超工作,成立了全国治超领导小组。2016年8月19日,交通部颁布了《公路超限运输车辆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对超限超载的治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路网体系的完善,公路管理和养护任务更加艰巨,超载行为造成的危害也更加突出。然而,以海上战术、信息碎片化和排他性为特征的传统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治超工作。
与会专家认为,如果不采取新的有效措施加强治超工作,改革开放40年来建设的路网系统将逐渐失去满足功能要求的能力。因此,在新形势下,治超工作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信息所高级工程师张新虎表示,完善监管网络,实现准确动态的网格管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信息云等信息手段,是提高治超标准化和效率的关键。
通过建立和完善治超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整合从路面、源头和各治超点采集的数据,加强数据分析,可以有效提高治超工作的精度,许多省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
山西省采用新技术实现多轴汽车精确称重,确保高速公路零超载。山西省已在300多个高速公路入口安装了超限检测装置,可对所有进入高速公路的货车入口进行检测,并实行“入口检查和出口反检查”机制。
河南省交通厅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江涛介绍说,河南省已建成运营的128个公路超限检测站(点)安装了“四级联网”系统,可以处理违法案件、复制处罚信息、远程视频监控等。,实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过载黑名单等过载控制信息的共享查询和应用。,并形成一个闭环的执法监督超负荷控制,可以获取证据,复制和反向检查。
各地制定了权利清单,完善了执法宣传、全过程记录等相关制度,畅通了投诉举报渠道,加强了法治建设。许多省市的执法人员深入企业为货运司机提供服务。吉林省积极帮助白山市货运物流业转型升级,受到企业好评。安徽省注重服务创新管理思想,为重点货运企业提供门到门服务。
随着交通部公路局发布《全国治超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省级工程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计划建立部级平台“全国治超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和省级平台“省级治超网络管理信息系统”。交通部公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创建全国治超信息管理“一网”,可以整合全国治超相关信息资源,支持信息化条件下治超业务转型,提高交通行业治理水平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泰表示,建设统一规范的全国超级信息平台,实现“全程记录、全程在线服务、全程路网监控、全程连锁管理、全方位服务”的目标,是建立长效科学治理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将在顶层设计、实施标准、省级工程建设、联合执法常态化和制度化等方面下功夫,并长期制定综合政策
专家认为,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信息互联互通,逐步将治超信息扩展到全国,建立治超数字信息共享体系,完善政府与社会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共同鼓励守信、共同惩罚失信”机制,将有助于真正实现全国治超“博弈”,形成“一地失信、处处制约”的管理格局。(记者崔国强)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洋
标题:治超:打造“一张网” 全国“一盘棋”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