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65字,读完约8分钟
制图:郭翔协调员:本版编辑:春春春雷
核心阅读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公布了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名单,南京、厦门、义乌等12个城市被列入名单。通过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机制和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红黑榜和管理办法,创新惠民惠企措施,城市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形成了守信受益、失信难做的社会氛围。
“诚实的人,世界之结也。”信用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加强城市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有利于开辟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渠道,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有利于强化诚信和惩戒机制,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府公信力,优化城市商业环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如何在城市扎根?
南京:利民利企的信用写真
依靠市民卡,信用关系到市民的生活消费
天气已经很热了,工人老刘在南京长江第五大桥夹江隧道工地忙碌着。老刘自信地工作着:早在他们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他就已经申请了市民卡。
“这个项目涉及338名农民工,所有工人都被纳入实名制。”施工方安全部长刘坦表示,为确保工资按时发放,施工队应在合同签订前向项目部财务部交纳履约保证金,并每月从工程款中扣除10%作为应急保证金。如果施工队拖欠农民工工资,履约保证金将被没收,之前扣除的应急保证金将作为农民工工资直接发放。
据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以“市民卡”为载体,构建了一种新的建筑业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模式,即民生保障、行业管理和社会管理三位一体。向建筑工人免费发放了819,700张卡,通过市民卡支付了43亿元工资。月度全额支付系统和实名制管理系统覆盖率已超过90%。
市民卡不仅仅是这样。南京在市民卡中加入个人信用信息,实施信用奖惩,使市民卡成为信用和市民日常消费的载体。2016年11月,“公民信用卡”正式推出。该市“诚实守信的市民”可享受40%的公交优惠、50%的地铁优惠以及金陵图书馆读者卡免费寄存。今年,南京市对所有在城市文化场馆中没有不诚实记录和“诚实守信的公民”的公民给予了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相关银行也对“诚信公民”给予了信贷服务“绿色通道”等优惠待遇。
在南京,信用信息不仅能造福人民,也能造福企业。
“我从未见过如此快速高效的贷款产品,公司发展得更有信心了!”南京恒迪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建辉告诉记者,南京恒迪电子有限公司的厂房需要根据政府的分区安排进行搬迁,因此单独减少了订单数量,导致流动资金暂时短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江苏银行麦高桥支行(600919)实地考察了业务运作情况,特别是在南京税务部门的信用评级评估中被评为甲级,协助公司申请“税务电子金融”产品,并成功获得200万元额度,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
在南京,通过信用信息和大数据为企业打造信用形象,依托“我的南京”应用等载体,开发“南京电子贷款”、“税务电子金融”、“关注贷款”、“文化信用”等相关信用服务产品。已发放约60亿元的信贷,支持小微企业诚信创新和创业。
义乌:提前承诺简化审批
收集信用大数据,每个人都有信用点
3月22日,在浙江省义乌市工作的徐峰通过浙江政务网办理了公司住所变更登记。依法办理公司住所变更登记,需提供公司登记住所的产权证明、租赁合同等相关材料。由于缺少一些材料,徐峰将无法顺利处理之前的事情。
幸运的是,2017年7月,义乌市市场监督局发布了《促进信用承诺实施办法》。申请人对其信用状况、申请材料的真实性、是否符合办理条件、违约责任等进行了公开和书面承诺,并按照承诺积极履行义务,可以简化材料和流程。
这是义乌创新实施事前信用承诺的一个缩影。按照“你承诺,我先批准,后审查,失信惩罚”的思路,义乌市近期率先启动了信用承诺审批机制,对信用优秀的企业和个人以书面信用承诺替代部分审批材料,实行“宽容接受”,先发放许可证。它不仅简化了审批程序,而且对违反被列入“黑名单”承诺的主体实施了联合处罚。截至目前,全市已在35个部门实施了122项信用承诺,共承诺27000多项。
义乌通过建立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和宣传平台,全面收集了55个政府部门和102家金融机构的1555条信用数据,形成了覆盖37万社会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220万自然人的1.8亿多条记录的多维信用数据库。同时,引入了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管理措施,建立了信用评价模型,分别为企业和个人设置了118项和98项。同时,结合“红黑榜”制度中的253个一票否决项目,对全市所有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的信用进行了全面、动态的评估,将个人信用分为0-200分,实现了“人人有信用分”,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政府治理和社会应用的重要依据。
2017年5月,湖南省林参加义乌市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顺利通过。出人意料的是,他在最后的政治考试中被取消了入学资格。原来,义乌市教育局在检查林的个人信用信息时,发现他偷了别人的水产品,决定不收。
在数据和平台的支持下,义乌市制定了社会法人和个人联合奖惩办法,共制定了127项激励措施和260项惩戒措施,并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政府采购、招投标、财政补贴等事项中得到充分应用。2017年,全市300多家企业被限制财政补贴、评优评先,97家企业被限制投标,416人被限制担任相关职务,2600人被限制金融信用,直接促使不可信赖的执行者主动完成273个案例要求,总金额1.7亿元。
厦门:城市治理信息共享
食品安全“手机扫”,城市治理“网上查”
去年,顾衣来到厦门定居。当她第一次到达厦门时,她需要找一家旅馆住下来。在网上搜索的过程中,她发现除了在各种旅游平台上查看酒店的评价外,她还可以通过厦门旅游信用网查看旅行社、酒店、景点和导游的信用状况。相反,旅行社还可以检查居民的信用记录,并对那些严重违背承诺的人采取限制他们停留的纪律措施。
此外,顾毅对厦门信贷有着不同的体验:在采购农副产品时,包装上会有一个二维码追溯标签,你可以通过手机扫描浏览农产品的生产档案(000061,诊断库存)和企业的基本信息...“上网查”和“用手机扫”已成为厦门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城市治理创新的一个切入点。
为营造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厦门率先建立了信用旅游管理体系,全面加强了旅行社、星级酒店、A级景区、乡村旅游单位和导游的信用信息记录和整理。目前,已经收集了74000条导游信息和6700条旅游企业信息。在食品安全方面,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评级,构建了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目前,全市已建成73个追溯点,种植农产品358种,种植面积33800亩。
厦门还建立了公共安全管理平台,从71个部门导入信用数据,建立企业公共安全风险指数。在此前发布的《厦门市公民文明行动计划》中,不文明旅游、占用道路、违章停车等行为被纳入信用管理;《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将乱扔垃圾列为不诚信行为,并实施信用评价和处罚。
此外,厦门努力构建全市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形成了“两个网络、两个图书馆、两个窗口、一个表、一个支持、一个保障”的独特格局,实现了国家工商企业信用信息标准和国家发展改革系列社会法人信用信息标准“一个表”;创新应用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实现基于生物特征的“网上身份认证”系统与全市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诚信厦门”网站的对接,实现“真人、实名、示范”。截至2017年底,共享平台共收集了1.25亿信用数据,涵盖了全市所有企业和自然人的基本信息。(记者姚、、邵)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朱颖
标题:信用有价值 守信有力量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