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04字,读完约6分钟

创业板公司的业绩稳步增长,带动经济动能逐渐增加。信息技术、高端设备、新材料、新能源等一系列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一代公司迅速成长,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回归股东的意识不断增强,现金股利不断增加。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总额已超过1.13万亿元

3500多家上市公司年报出炉 创业板公司表现亮眼

沪深两市3500多家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已基本发布。上市公司主动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发展态势,实现管理质量、效率和动力的转变。他们在新经济和新兴产业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回归股东的意识不断增强,现金分红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应该看到,上市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还存在一些不均衡的因素,因此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理念,通过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公司质量。

3500多家上市公司年报出炉 创业板公司表现亮眼

在创新和创业方面有许多成就

从盈利能力来看,创业板公司的平均收入同比增长28%,平均毛利率为29%,在三个板块中最高,反映了以高科技企业为代表的创业板公司强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创业板公司的业绩稳步增长,带动经济动能逐渐增加。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2017年创业板公司业绩实现稳步增长。剔除乐视和文股份的影响后,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7.3%。该行业企业的平均R&D密集度为4.64%,与主要产品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有2.6万项,其中高科技企业占90%。其中,36.15%的企业承担了国家火炬计划,11.77%的企业承担了国家863计划,24.38%的企业得到了国家创新基金的支持。

3500多家上市公司年报出炉 创业板公司表现亮眼

新兴产业公司不断涌入创业板,加速了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形成。2017年至2018年4月,新增创业板公司85家,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物医药行业。从绩效贡献率来看,该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占70.39%和61.41%,新的增长势头不断积聚。涌现出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创新力的企业,如兰斯科技、志飞生物、碧水园和汇川科技。

3500多家上市公司年报出炉 创业板公司表现亮眼

近年来,中国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推进实施“强国”宏观战略。作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上海股份公司积极实施国家战略。2017年,R&D实体创新企业投资超过2500亿元,同比增长8.55%。在创新的引领下,信息技术、高端设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一系列新一代企业快速成长,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3500多家上市公司年报出炉 创业板公司表现亮眼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张勇基表示,拥有新产品、新技术、新形式、新模式的上市公司是确保资本市场稳定、健康、长期发展的基石。无论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新经济+蓝筹股”的“新蓝筹股”,还是深圳创业板服务新兴高科技市场的定位,都为上市公司在新经济中的表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500多家上市公司年报出炉 创业板公司表现亮眼

现金红利增加了

目前,沪市上市公司回归股东的意识不断增强,现金分红水平继续保持高位。2017年,上海股票公司的整体股息比率为37.92%,比去年高出约5个百分点。统计显示,已有1000多家公司推出现金分配计划,占公司总数的74.47%,同比增长约5个百分点;共发放8111亿元,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现金分红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派息公司中,代表蓝筹股的上交所50和上交所180仍是主要的派息公司,分别派息4988亿元和6861亿元,分别占上海派息总额的61.50%和84.59%。

3500多家上市公司年报出炉 创业板公司表现亮眼

从行业分布来看,金融业的现金分布最强,总现金分布超过4341亿元,占上海证券交易所总分红的53.16%。从公司分布来看,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高分红公司群体,分红比例在50%以上的企业有194家,分红比例在30%以上的企业有778家。其中,超过370家公司已连续三年支付超过30%的股息。中国神华、福耀玻璃和SAIC等公司已成为沪市公司长期大规模分红的典范。与此同时,在监管的推动下,一些公司已经从全年不派息转变为开始派息。如联美控股、东安电力、阳泉煤业等。,回应投资者的要求,并通过现场现金分红简报积极提出分红计划。

3500多家上市公司年报出炉 创业板公司表现亮眼

现金股利逐年稳步增长,偿还股东的力度不断加大。截至4月30日,深交所76.86%的上市公司(1611家公司)启动了现金分红计划,分红金额为3199.85亿元,同比增长62.22%,分红派息率为44%。在深圳盈利的公司中,33.68% (656家公司)的股息支付率超过50%。从2015年到2017年,1162家公司连续三年支付股息。分红金额最高的三个行业是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医药制造业,分别为373.56亿元、272.38亿元和252.29亿元。

3500多家上市公司年报出炉 创业板公司表现亮眼

短板和瓶颈仍然存在

201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制约了上市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一,地区和产业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就区域发展而言,东部地区新上市公司数量、新兴企业比例和盈利能力明显好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就行业发展而言,金融和房地产仍然利润丰厚,而农业企业则萎靡不振。以深圳为例,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的总营业收入占所有公司的10.07%,但净利润占所有公司的21.7%。由于国内农业结构的变化、产品价格的下降以及个体企业的库存风险,2017年农业公司的业绩表现低迷,农业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8.21%。

3500多家上市公司年报出炉 创业板公司表现亮眼

第二,一些上市公司存在生产经营风险。2017年,415家上海股票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下降。其中,118家公司净利润下降50%以上;74家公司遭受损失,约占公司总数的5%。更严重的是,一些公司主营业务不佳,甚至长期丧失造血能力,成为市场诟病的“空壳公司”,面临退市风险。统计显示,有22家公司因连续两年亏损或其他原因被警告存在退市风险(* ST);一家公司将被暂停上市,因为它已连续两年被出具无法表达其意见的审计报告。

3500多家上市公司年报出炉 创业板公司表现亮眼

与此同时,一些上市公司存在着规范运作的风险。在一些公司中,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者在严格监管的情况下存在信用风险,以不同方式损害公司利益,干扰公司运营,甚至直接存在资金占用和非法担保问题。对于这些情况,有必要继续严格监管,以防止重大风险。

3500多家上市公司年报出炉 创业板公司表现亮眼

第三,部分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和内部控制方面存在问题。2017年,会计师对40多家公司的年度报告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还有一些公司的会计政策、估计和处理不规范,对财务报表的结果产生了不适当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持负面意见,表明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存在严重缺陷。甚至有些公司未能如期披露年报,这表明公司存在严重的管理和规范经营风险。

3500多家上市公司年报出炉 创业板公司表现亮眼

“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主线,要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改善服务。”证券研究部副总经理杜建议,在推进上市公司主业集中的同时,要重点加强对各类风险公司的监管,全面加强对沪深两市的一线监管,防范和化解公司风险,强化上市公司的金融领域。验证的深度和广度,保持底线无系统性风险;在制度方面,优化ipo发行和上市条件,重点支持新经济和新蓝筹企业上市,推动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经济快速发展,引导上市公司真正利用平台优势提高质量和效率;在服务方面,将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支持公司通过并购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帮助公司降低融资成本。(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文继聪)

标题:3500多家上市公司年报出炉 创业板公司表现亮眼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