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6字,读完约3分钟
记者观察■我们的记者王晓霞
最近,新成立的国家健康和福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健康和福利委员会”)正式挂牌,这反映了国家健康和福利工作概念的重大变化。
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成立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这标志着健康中国战略已经进入建设的高潮阶段。健康是一个部门的名称和一个委员会的框架,这表明政府管理应适应大健康的治理需要,尽可能组织和协调各方力量参与健康中国的建设。
更为关键的是,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从名称和结构上强调了“健康”的核心目标取向,即更明确地指出,健康工作是手段,国家健康是目的,并从组织结构上改变了过去强调治疗而忽视预防的职能取向。
从“疾病”到“健康”,从“看病”到“看人”,医疗保健领域的关键词发生了变化。我们要从治未病转向以人为本,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服务。
随着大健康概念的兴起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健康消费的全面升级已经完全激活了健康服务市场。在庞大的人口基础的支持下,中国大型健康产业的增长超乎想象。根据《健康中国2030纲要》设定的目标,2020年中国卫生服务业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2030年将达到16万亿元,医疗服务业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Paul pilzer)将这场健康革命称为继信息产业之后的“第五次全球财富浪潮”。在最后一波网络革命中,蝙蝠三巨头诞生了,在下一次健康的革命中,中国肯定会有世界级的领先工业企业。
基于大型健康产业的高前景,巨头们开始在这个领域频繁布局。2017年,阿里巴巴整合其庞大的健康相关资源,成立了阿里健康。与此同时,以小米等企业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也试图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将大健康业务嵌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以平安和泰康为代表的保险公司也希望在大型健康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以华大基因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介入,以及更多新参与者的加入,规模经济已开始出现在大型医疗行业。同时,资本的理性投资使得企业之间的马太效应更加明显。
一些行业专家认为,在未来,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大型健康产业将快速发展。然而,在长期发展中,在这一“革命浪潮”中,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过去的2017年,在大健康领域,人们听到最多的词是“创新”。有分析认为,在政策导向和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卫生行业至少有三大创新: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资本模式创新。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在三个方面选择合理的创新,这将使企业在大健康产业中赶超甚至完成颠覆性的产业革命,也将使中国大健康产业走向全球。
标题:大健康风口呼唤颠覆式创新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