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2字,读完约4分钟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3%。其中,新兴服务进出口增速快于整体增速,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的服务贸易正朝着世界贸易和价值链的更高层次发展。

在4月3日至4日于北京召开的全国服务贸易和商业服务业大会上,“高质量发展”成为代表们关注的关键词,也是今年服务贸易和商业服务业重点工作的总原则。商务部服务贸易与商务司司长齐在会上表示:“我们要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打造‘中国服务’的民族品牌。”

推动“中国服务”参与主导全球价值链

更高的要求

2017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4.7万亿元,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其中,10.6%的出口增速为2011年以来最高,这是7年来出口增速首次高于进口增速。然而,不应忽视的是,服务贸易仅占中国对外贸易的14.5%,仍远低于23%的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和不足的矛盾仍然相当突出,表现为服务进出口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市场结构不平衡。

推动“中国服务”参与主导全球价值链

冼郭毅指出,随着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等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未来发展协同性仍需加强,我国服务贸易政策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贸易政策支持滞后于货物贸易。“服务出口享受的退税、信贷、保险等政策仍很分散,没有像货物贸易那样实现全面覆盖。”

推动“中国服务”参与主导全球价值链

提出更高质量的服务贸易发展目标,不仅源于国家层面对服务贸易的重视,也在于服务贸易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和深化开放的新动力。在服务贸易方面,我们的“小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进出口年增长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一批服务企业将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高附加值服务的出口能力和比重将继续提高,推动形成以“中国服务”、“中国制造”为关键环节的全球价值链。

推动“中国服务”参与主导全球价值链

《国际商报》记者从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商务部正在建立一套高质量的发展指标体系,包括创新指标、开放指标、协调指标等。“工作导向”更加明确,服务贸易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支撑。

关键突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服务贸易的发展机制应该改革。"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是打破制度壁垒的有力抓手."西安郭毅在工作会议上透露了今年深化试点的四点思考,包括延长试点时间、调整试点范围、深化试点任务、有序推进试点经验等。

推动“中国服务”参与主导全球价值链

据了解,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将在今年2月到期后继续推进,试点范围将在结合以往试点工作和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同时,按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新要求,对前一阶段的八项试点任务逐一进行了补充、完善和深化,并对第一阶段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对试点经验进行了科学论证,对经验进行了区域和行业推广。

推动“中国服务”参与主导全球价值链

通过重点领域的突破,打造平台载体,带动各领域服务贸易发展,是商务部今年的另一项重点工作。齐表示,今年商务部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力气:规划建设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积极培育服务贸易新模式;建立和完善示范城市动态调整机制,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文化贸易;积极发展技术贸易;研究规划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促进国际货运代理业健康发展;促进会展业升级。

推动“中国服务”参与主导全球价值链

此外,商务部今年将重点“印墨”,创新财税金融等配套政策和手段,加快完善服务贸易政策体系,加强统计手段和数据的使用,夯实服务贸易工作基础,围绕完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进一步拓展“中国服务”国际市场。

标题:推动“中国服务”参与主导全球价值链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