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68字,读完约2分钟
大沽口炮台位于天津市塘沽区大沽口海河南岸,是入京的咽喉和天津门的屏障。明代开始修筑大沽口,清代修堡、装炮,设施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以“卫、镇、海、门、高”为主体的完整防御体系,其寓意是以强大的力量守卫海门高地。
海若浮云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照片
近代以来,随着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大沽河地区成为北方重要的军事区域。南方的虎门和北方的大沽河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海防屏障。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从1858年到1900年在大沽口发生了四次战争。
1901年,清政府签署了《辛丑条约》,羞辱了这个国家。堡垒被拆毁,只留下一片废墟,但南岸的“卫”堡仍保存完好,这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铁证。
目前,已有的大沽口炮台遗址被恢复到原来的“卫”炮台位置,在炮台边缘竖立着飘扬的“枪”旗和标志性的“黄龙旗”。
大沽口炮台被评为“天津十景”之一,享有“海门古赛”的美誉,是目前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的彩云雕塑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的展品。战舰漂浮在海上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的展品是浮云。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的模型云就像一张海洋照片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的展品。大炮云就像大海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的展品。展板漂浮在海里。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的展品。展板漂浮在海里。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的展品是浮云。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的展品。大炮云就像大海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展板浮云照片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五个炮台模型沙盘浮云照片
李鸿章购买了克虏伯火炮展示板。海边的照片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的矿山模型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的展品。大炮云就像大海
大沽口炮台遗址纪念碑浮云若海照片
大沽口炮台遗址漂浮云海若照片
大沽口炮台遗址炮兵漂浮云海若照片
大沽口炮台遗址漂浮云海若照片
大沽口炮台遗址漂浮云海若照片
标题:访大沽口炮台遗址 记录一段不应忘记的历史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