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49字,读完约2分钟

本报记者张木东

金融业供给方的结构性改革的出发点应该是关注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热点、难点和痛点,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的困难和高成本。

“金融业经营信贷。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深层原因是信用不对称。要完善金融信用体系,提高小微企业的信用积累、信用发现、信用供给和信用约束能力。降低金融活动的交易成本,提高金融供给的效率和质量,增强金融供给满足金融需求的能力。”在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威海市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行长谭结合自己多年在银行业的实践经验和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调查,提出了加强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推进银行业供给面结构改革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谭先国:加强金融信用体系建设 助推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体系对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起着关键和根本的作用。”根据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六点建议。

一是增强企业信用意识。增强企业信用意识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的根本支撑。针对小微企业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引入小微企业统一金融体系,鼓励小微企业改善信用记录,加快信用积累,通过规范财务和信息披露增强银企互信。通过政府补贴和其他形式,鼓励银行向长期保持良好信用的小微企业提供优惠贷款。

全国人大代表谭先国:加强金融信用体系建设 助推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是加强信用信息整合。完善小微企业征信法律制度,将民间借贷等各类债权债务纳入征信范围,明确规定只有纳入征信范围的债权债务受法律保护,提高征信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依托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引入工商、税务、工业信用、商业等各类信息,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跨部门合作机制。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快信用信息系统与网络资源的对接,逐步建立信用信息云数据系统。

标题:全国人大代表谭先国:加强金融信用体系建设 助推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