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12字,读完约6分钟

【摘要】海外新签合同强劲增长的背后,是“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企业“走出去”和扩大发展规模带来的红利。

《时代周刊》记者程洋来自广州

五年后,林刚仍然记得尼日利亚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电梯入口处张贴着随时会停电的警告。“如果停电,不要惊慌,他们会用发电机再次启动电梯。这种现象在当时的首都阿布贾非常普遍。”他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2013年,作为一名电力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林刚去了很多非洲国家考察,他对这次停电印象深刻。今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林刚所在的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源建设广东研究院”)启航出海。

2016年,中国能源建设广东研究院签署了价值44亿元的新国际合同,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这两项指标均占公司总额的40%以上;2017年,中国能源建设广东研究院签署新的国际合同价值62亿元,实现国际业务收入30.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和68%。

电力出海记:让世界  接受“中国标准”

海外新签合同强劲增长的背后,是企业“走出去”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扩大发展规模带来的红利。

帮助非洲国家建造发电站

在许多非洲国家,迫切需要发展工业,电力设施是工业化的基础设施。“在我们去过的一些非洲国家,能源建设相对落后。无论是电力还是发电厂,都有一种明显的紧迫感,需要从外部引进。”林刚表示,与欧洲相比,中国在条件、成本、银行贷款等方面更具优势。,甚至有许多援助建筑的部分。“国家现在支持‘一带一路’的建设,政策支持非常强。”

电力出海记:让世界  接受“中国标准”

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建造发电站,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由于中国在当地开展电力工程项目,大部分建筑工人都是当地人,这带动了当地就业,所以很多人都有稳定的工作,这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大量的当地工人被用来降低工程成本。“很多非洲国家相当于中国的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在帮助他们做电力设施的过程中,他们也学到了很多技术,为他们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林刚说。

电力出海记:让世界  接受“中国标准”

据林刚称,2013年之前,埃塞电力覆盖率不到50%,电网基础薄弱,基础差。全国电网被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基本上是一个星形的供电网络。变电站断电通常会导致大面积的大规模停电,频繁的停电已经变得司空见惯。

电力出海记:让世界  接受“中国标准”

"主电网不形成环网,供电可靠性差."中国需要做的是建设广东研究所,将各个城市的供电站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电网系统,提高可靠性。林刚进一步解释说:“把各个城市和地区的高压主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成为一个调度中心。如果其他部分有问题,其他人可以帮助你,不会让整个电网崩溃。”

电力出海记:让世界  接受“中国标准”

另一方面,非洲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建设工业园区,如中国投资的埃塞俄比亚工业园区,使得电力负荷迅速增加。林刚说:“我们帮助工业园建了一个变电站,为工业园和能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埃塞俄比亚铁路列车电气化的升级和改造正在逐步淘汰内燃机技术。

电力出海记:让世界  接受“中国标准”

中国电力公司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建设电站和电网,以确保工业化进程中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那些架设在空高处的输电线路和深埋地下的电缆就像人类的毛细血管,为非洲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现在在非洲,只有中国可以建设电力企业,这已经帮助非洲建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电力项目。如安哥拉的卡古卢卡巴卡水电站和埃及的eetc 500千伏输电项目,这两个项目被称为非洲的三峡工程。中国能源建设在“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的52个国家建立了116个分支机构,在建项目超过300个,总金额超过1500亿元。“一带一路”国家的业务量约占国际业务量的50%。

电力出海记:让世界  接受“中国标准”

创建“中国标准”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电力企业正在建设“中国标准”。

中国能建广东研究院国际公司总经理吴光涛对《泰晤士报》记者说:“中国标准急需推广。”标准作为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率先制定国际标准作为促进产业升级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依靠先进的技术标准来把握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导力量。

电力出海记:让世界  接受“中国标准”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中国标准不被接受的情况。吴广建表示,被迫采用不熟悉的欧美标准或地方标准,不仅降低了招标方案的竞争力,还削弱了中标后控制成本的能力,还可能埋下安全和质量隐患。

因此,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可以建立广东研究所,并高度重视推广中国标准。据吴广建介绍,在越南沿海项目中,公司推动了业主审批工作,满足了中国84项主要电厂设计规范。在孟加拉国沙吉的巴扎项目中,除了防火设计和抗震结构设计的地方规范外,其他设计都采用了中国标准,这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

电力出海记:让世界  接受“中国标准”

吴光涛说:“随着中国电力技术的‘走出去’,更多的国家受益于中国的电力技术,接受了中国的DC标准,使中国的标准成为世界标准。”

中国的“出海”力量与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致的。21世纪初大规模建设后,国内电力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与电力相关的制造企业、建筑企业和设计企业。当国内市场饱和,生产过剩时,这些企业被迫“走出去”,为生存和发展探索新的国际市场。

电力出海记:让世界  接受“中国标准”

目前,中国广东省能源建设研究院已在越南、哥斯大黎加、印尼、埃塞阿比亚、孟加拉和一带一路沿岸的其他国家开展了电力工程项目。

凭借中国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发展经验,中国的电力技术在核电、大容量火电、高压输变电等各个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普遍落后,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加快中国电力技术和电力工程的“走出去”,一方面可以帮助沿线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吸收中国电力建设和设备生产的过剩产能。

电力出海记:让世界  接受“中国标准”

吴广建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我们出口电力工程建设、技术和设备,为当地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他们通过这些项目进一步认可中国品牌。”

标题:电力出海记:让世界 接受“中国标准”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