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64字,读完约2分钟
先驱报(记者)8日,有媒体报道,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近日撰文,提及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促进证券市场双向开放;继续推进国内股票和债券市场开放,完善“债券通行证”,研究“呼伦通”等内容。今年,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开放进程有望迎来一个重要突破,外国投资银行和其他机构的门槛有望降低。
自去年底以来,来自央行、商务部、财政部等部门的人士纷纷发出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呼声。其中,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信息最为具体,提到外资证券、基金管理和期货公司的比例将放宽至51%;取消外资在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股不超过20%等内容。
“对外开放是中国金融业自身发展和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的需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鹤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对外开放意味着国内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能够吸引经验更丰富的海外资本,实现专业化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就山东而言,在全省金融机构中,齐鲁银行和青岛银行都有外资机构持股。例如,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持有齐鲁银行的部分股权;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是青岛银行的股东。此外,中泰证券的子公司郑路期货(01461.hk)和卢鑫集团的子公司山东国际信托(01697.hk)均已在HKEx上市,股东中不乏国际资本。
与此同时,陈鹤表示,随着金融机构投资门槛的下降,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国内金融开放的另一个水平,也有望提高,股票,债券和期货有望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市场的开放不仅可以带来活水,还可以加快国内金融产品的创新进程,推动金融服务理念和手段、金融交易工具和方法的创新,更好地为经济服务。”
目前,山东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进一步提高。例如,截至2017年底,山东有47家香港上市公司,融资金额为928亿元。
另一位业内人士,如经纪公司,表示对外开放必须平衡开放和稳定。在引进资本的同时,还应跟进监管等配套政策,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在这种情况下,放宽对金融机构的外国投资的条件更加成熟,而开放期货和证券等资本项目可能需要相对较长的准备时间。
标题:2018年金融开放有望突破 外资入股银行的门槛将降低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