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0字,读完约3分钟

"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这项改革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红利."从事报关业务多年的佳必尔电子(广州)有限公司报关经理黄海凤真诚地叹了口气。

他提到的改革是黄埔海关去年7月发起的“以企业为基础”的加工贸易改革。作为海关总署试点单位之一,黄埔海关根据关区特点进一步叠加改革“红利”,从申报及时性、简化单证、优化服务等方面推出“8项政策红利+11项通关便利措施”。“截至目前,参与黄埔海关改革的试点企业数量占全国试点企业的85%,2017年试点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达到海关辖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50%以上。对试点企业的回访显示,90%的企业认为电子账册中各项业务的处理时间明显缩短。”黄埔海关关长陈小英说。

加工贸易企业尽享监管改革红利

《国际商报》记者了解到,“以企业为基础”的加工贸易改革改变了以手工为单位的监管模式,一个企业只需要一个电子账本就可以办理所有的贸易增加业务,从而减少了传统模式下企业需要办理多个手工的繁琐手续。简化深加工结转、外发加工等业务环节的申报手续,无需录入收发货单,为试点企业每月节省近1468小时的申报时间;优化国内税收程序,延长国内销售集中申报时限。企业每月只需办理一次国内税务申报手续,进一步提高进出口通关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允许试点企业自主选择核销周期,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单耗自查,充分尊重客观实际,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对捷普电子来说,改革红利可以概括为一天、一个人、一次和一百万元。一天意味着网络监管企业不再执行每年必须到工厂进行一次验证的要求,企业也不必停止生产和盘点来准备数据,从而将有效生产时间至少增加一天。以溥杰240亿元左右的年产值为基础,一天可以增加6000万元的产值。”黄海凤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一个人意味着企业不再需要每月录入115家结转生产企业、约2000笔结转收发货和400笔转出加工收发货。按每个文档2~3分钟的输入时间计算,每个月节省一个人的费用。现在,集中精力在下个月15号之前纳税是可能的。国内销售申报必须在当月月底前完成,没有硬性限制,一份国内销售申报减少到25~30份报关单。此外,试点企业可应用电子制造企业的措施进行亏损申报,每年可节省约100万元。”

加工贸易企业尽享监管改革红利

在“以企业为基础”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下,设置账簿的时限缩短为“分钟”。企业在办理账簿建立和变更手续时,由手工审核转变为计算机审核,账簿变更可在7×24小时内自动审核,从入库成功到审批的最快时间仅为6秒,有效突破了企业进出口及时性快的瓶颈。

加工贸易企业尽享监管改革红利

东莞迪芬尼电声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此次改革的试点企业。"加拿大贸易公司经常收到紧急订单,时间就是一切."该公司负责人张表示,前一段时间,客户临时通知他需要生产一款新车型,他必须在第二天一早发货。工厂安排工人晚上加班。“过去,向海关申报新产品是必要的,通常需要一两个工作日才能完成新出口产品的申报。在申请了电子账本之后,我们在当晚9: 48通过qp报关系统向海关申请了新的产成品业务,不到6秒就被批准了,真是方便!”

加工贸易企业尽享监管改革红利

陈小英说,“以企业为单位”的改革就是要深化改革,建立更适合企业生产经营规律的监管模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一步帮助实体经济,支持外贸由规模扩张向“稳份额、调结构、增效益”的路径转变,促进外贸持续健康发展。

标题:加工贸易企业尽享监管改革红利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