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0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推广了四年多。最新的改革进展如何?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如何使上海成为一个更大更好的消费市场,对全国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近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尚玉英在接受《国际商报》采访时表示,在3.0版的新征程上,上海自贸区改革试验将加快推进,新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将加快推进。上海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重点,加快创新,推进国际消费型城市建设。依靠改革和创新,上海正在努力构筑新的商业发展高地。
自由贸易区3.0改革之旅是稳定的
2017年,随着第三批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正式挂牌,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遍布中国,形成了一个“雁形阵列”。上海自贸区就像一只“头鹅”在严阵的前沿飞翔,其改革进程对于中国形成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尚玉英表示,自2013年以来,按照规划,上海自贸区加快了改革步伐,发挥了先行先试、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作用,实现了预期目标。现在,上海自贸区已经从1.0版升级到2.0版,然后又升级到3.0版,改革的步伐还在加快。“在3.0版的新征程中,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重点实施自贸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计划,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尚玉英表示,2017年,上海自贸区深入推进流通体制改革,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成效:一是深化开放创新型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体系;二是开放型经济体系风险压力测试领域的重点任务取得新突破;三是整体推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导区建设;第四,服务全国“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功能进一步完善。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港95%以上的货物和100%的船舶通过“单一窗口”申报,无纸化通关的比例达到93.3%。上海港与“一带一路”沿线的100多个港口建立了密切的联系。2017年1月至11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同比增长15.4%,占全市的41.8%;新办企业9674家,实际外商投资同比增长20%,落户自贸试验区的外国R&D中心占全市的46.2%。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3.0时代加速发展,98项有明确计划的任务已完成76%,其余任务将在2018年完成。”尚玉英在接受《国际商业日报》记者的独家采访时说。
供应方改革引领国内贸易的新发展
“2017年以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委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方结构改革的有关精神,积极推进国内贸易流通降本增效,流通信息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水平,全市国内贸易流通产业保持了优质、高效、快速发展。”尚玉英说。
上海位于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位置,立足长三角,放眼世界,消费流通一直是上海经济的亮点。随着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上海消费将受到更多关注。
尚玉英表示,2017年,上海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打造上海消费流通新特色:一是创新国内贸易流通体系供给,加快建立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体系;二是优化国内贸易流通供给模式,推动形成开放创新的流通发展体系;第三,提高消费和供给质量,形成优质、多元化的商业和生活服务业发展体系。
据报道,上海已经发布了许多行业的发展规划,如生活服务行业、药品流通行业、电子商务发展、平台经济发展、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二手车行业等。,建立了“全覆盖、全过程、信息化”的商业诚信公共服务平台和重要产品追溯体系。此外,上海积极推进高能量贸易总部集聚,推进商品市场转型升级,推进智慧商务区建设,以创新引领国际消费城市建设。
数据显示,2017年前11个月,上海实现销售总额102303.5亿元,同比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767.4亿元,同比增长8.1%;电子商务交易总额21054.7亿元,同比增长21.8%。
标题:上海加速打造商务发展新高地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