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1字,读完约3分钟

“首次公开募股第一天的价格限制有一个春季效应。短期而言,股价过度上涨,导致投资者预期高度一致,盲目追涨,加大了股价扭曲,导致新股平均收益率下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最近提出了上述研究结论。

2月16日,方星海在出席中国50国经济论坛2019年年会时,就首次公开发行(IPO)首日限价令的春季效应发表了个人看法。所谓“弹簧效应”,是指弹簧压下的程度往往小于弹起的程度,即新股在上市首日涨停后价格过度上涨。早些时候,在第23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2019)上,他说,“首次公开募股上市第一天就有44%的限制,这导致了不合理的价格和限制交易。应该研究每日限额的第一天,我个人认为应该取消它。”

方星海:弹簧效应造成新股平均回报率变低

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9年年会”上,方星海表示,在引入“大市盈率”概念后,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目前的制度安排下,新股上市后持续上涨的时间较长。市盈率越大越高;第二,在达到一个很大的市盈率后,一年和两年后,如果投资者在每日限价打开后买入平均收益率,那么在限价后的整体收益率非常低;第三,由于创业板规模较小,新股涨停后,扭曲效应更加明显。

方星海:弹簧效应造成新股平均回报率变低

“目前,首次公开募股在上市的第一天就上涨了44%,然后有几天的每日涨停。最后,每日限额当天的静态市盈率被打开。这是一个很大的市盈率,它是一级市场的市盈率和二级市场不断上升的市盈率的叠加。”方星海解释道。

根据方星海的说法,上述研究基于2009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的934个ipo样本和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30日的1016个样本,比较极端市盈率的表现和一两年后的市场收益率,以判断当前制度安排的效果。有了以上三项研究发现,

对于ipo定价没有改革的情况,建议改革二级市场的价格。他解释说:“二级市场的价格相对容易改变,二级市场的价格已经有所改善。事实上,它已经创造了未来IPO的价格改革。一个很好的参考,否则就没有新股发行价格改革的参考。”

方星海:弹簧效应造成新股平均回报率变低

有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两次讨论的个人观点都是研究结论,而不是官方政策结论,但在未来一、二级市场价格改革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想法是值得期待的。

目前,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技板块和试点注册制度的实施意见》,科技板块市场IPO的价格、规模和节奏主要由市场化决定,市场约束得到加强,IPO定价不受限制,建立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要参与者的询价、定价、配售等机制,充分发挥了机构投资者的专业能力。这意味着,国科会发行定价将完全取消直接定价,全面实行询价定价,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在定价过程中的作用,不再限制发行价格。

方星海:弹簧效应造成新股平均回报率变低

业内人士认为,取消直接定价、市场化定价、打破市盈率倍数约束,有利于上市公司在发行阶段的合理定价,对即将上市的企业有很大帮助。这是一种合理、科学的定价方法。

标题:方星海:弹簧效应造成新股平均回报率变低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3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