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62字,读完约1分钟

福州,3月25日(吴伟钟子恺)“多亏了代理人,政府帮我解决了问题,我再也不用上访了。”最近,在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寨里镇汕头村,71岁的前请愿者吴兆根说。

2003年,家庭生活困难的吴兆根遭遇火灾。镇政府组织了捐款,共筹集了11000元。然而,同年,镇上有一个患白血病的女孩急需帮助。当时镇政府认为有关部门已经给了吴兆根适当的财政支持,只给了吴兆根3000元的捐款,其余的都给了生病的女孩。为此,吴兆干多次上访,要求补足捐款,前后跑了20多次,但问题始终没有解决。2014年,在了解了吴兆干的情况后,时任寨里镇综合治理副书记的寿昌多次到县里反映情况,最终通过县乡两级的协调解决了问题。

群众少动嘴 干部多跑腿

“群众少说话,干部多跑腿”,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十多年,得益于光泽县引进的信访机构制度。为了减轻人民群众的信访负担,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无知访”和“乱访”问题,2014年10月,光泽县在全县乡镇设立了信访代理机构,并与群众签订了解决群众诉求的代理协议。

群众少动嘴 干部多跑腿

信访制度增强了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了信访工作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把党的心和人民的心联系起来了。”油光县县委书记陈敏慧说道。截至2018年底,光泽县共接待来信来访561人,接待人次826人,解决来信来访561件,代理完成率100%。

群众少动嘴 干部多跑腿

《人民日报》(2019年3月26日,第12版)

标题:群众少动嘴 干部多跑腿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3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