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50字,读完约5分钟
企业应该从市场中获益,这是一条不可辩驳的规则。企业回馈社会是一项牢不可破的使命。如何将企业成功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平衡利润追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是每个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5月6日,“美好未来”正式发布《2019年美好未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不仅回顾了过去一年的产业发展,还围绕教育产品创新与进步、探索前沿教育科技、全行业赋权、回馈社会等实质性关键问题,总结了社会责任的表现。
该报告涵盖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一些数据和案例反映了2020年1月至3月期间抗击疫情的未来工作。据报道,2019年,“美好未来”公益服务范围扩大到甘肃、云南、四川、河北等地区,5000多名“美好未来”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为152279名儿童和16517名教师提供了18668小时公益服务。疫情爆发后,今后将尽快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地帮助“停课停课”。
加强内部力量培养,加快教育新基础设施建设
教育是一个世纪计划的基础。教育不仅决定了人类的现在,也决定了未来。如何为儿童提供最合适的教育是所有教育者最关心的问题。
美好未来的主营业务涉及智慧教育、教育开放平台、K12课外教育和海外留学等。它拥有几个教育品牌。在“用爱和技术让教育更美好”的使命指引下,我们今后将继续加强内在力量的培养,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我们将积极探索未来科技创新,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教育场景深度融合,实现个性化、智能化教育。到目前为止,“美好未来”已经开发了100多种人工智能能力,并为教育场景创建了10多种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涵盖了“教学、学习、测试、培训和评估”的所有教学环节,其中许多能力是行业内独一无二或领先的。例如,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教师培训系统(AI SEE)、汉语语音能力评估、笔记评分等独特的解决方案,在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下的新基础设施已成为中国寻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教育领域,新的基础设施不仅指硬件基础设施,还包括“作为教育核心环节的供应链”。
2019年,“美好未来教育”开放平台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向整个行业输出资源和能力,并在教学研究、技术和教学等各个方面增强整个行业的实力。截至2019年底,“美好未来教育开放平台”已与4500家合作机构携手,为全国260个城市和地区带来优质教育资源。这无疑将为教育行业提供一把“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快捷键。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彰显教育企业责任
与其他产业不同,教育产业始终具有“公益性”和“市场化”的双重属性。因此,教育企业不仅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而且还承担着教育的公益性职能,是对公共教育体系的有益而重要的补充。
“美好未来”自成立以来,一直为全国公立学校提供智能教育服务。报告显示,2019年,美好未来智慧教育服务覆盖19个省、3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的645所学校;有6500多名服务教师和10多万名学生。
“帮助穷人首先有助于实现抱负,帮助穷人必须首先帮助智力”。教育一直被视为帮助穷人和阻止贫穷代代相传的最有效方式之一。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均衡教育和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未来将聚焦贫困落后地区,利用信息技术向贫困地区和学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报告显示,自2019年以来,美好的未来为全国许多省市的贫困地区提供了教学资源和基础设施支持。例如,将小学同步语言英语人工智能动画同步班捐赠给河北省蔚县的小学;向四川、云南、甘肃等省的51个县捐赠希望在线教育公益平台,打造互联网时代的在线“希望工程”;为云南、甘肃、贵州、江西等偏远省份的10所思源实验学校捐赠校园决策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疫情爆发后,“美好未来”将首次发布公告,宣布设立1亿元抗击疫情专项基金,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赠2000万元,将8000万元用于特殊教育,最大限度地帮助全国儿童“停课学习”。特殊教育项目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为湖北省和全国其他地区的中小学提供免费直播平台和技术支持;为湖北省和全国其他地区的线下培训机构提供免费的在线实时教学解决方案;我们将在学校为湖北省和全国其他地区不能正常上学的学生推出免费直播课。目前,1亿元的传染病专项教育经费已全部兑现承诺。在美好未来方面,还承诺如果疫情持续,美好未来的公益救助不会停止。
一直以来,美好的未来坚持“做好教育是最大的公益”。在2003年非典期间,“美好未来”的前身薛西斯为许多无法上学的孩子提供了在线学习和回答问题的机会。2008年,“美好未来”正式启动公益探索之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有着美好未来的教育公益项目在科技的帮助下不断升级,从“给钱”到“给老师”再到“给技术”。
17年来,从不断提高教学科研、科技和服务能力,到授权行业推进新的教育基础设施,再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全民教育,未来逐步形成独特的社会责任模式,实现教育产业与社会事业同步发展,企业管理与公益项目共同发展。就美好的未来而言,我们将继续用爱和技术来促进智能教育,以帮助穷人,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公平和高质量的教育。
责任:吉爱玲
标题:未来,发布201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为科技教育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