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79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张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今天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融资分论坛上说,融资是“一带一路”稳定和长远发展的保障,开放和市场化的投融资体系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易纲说,据统计,中国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4400多亿美元。其中,金融机构独立开展的人民币境外基金业务超过3200亿元。中国资本市场为相关企业提供5000多亿元人民币的股权融资,沿线国家和企业在中国发行650多亿元人民币的熊猫债券。这充分体现了金融支持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日益市场化、多元化的融资支持。
同时,金融服务不断完善。截至2018年底,已有11家中资银行在沿线28个国家设立了76家一级机构,沿线22个国家的近50家银行在中国展出。金融产品不断丰富,金融服务涵盖信贷、担保、债券承销、并购、风险管理、支付清算等领域。
国际合作也全面深化。易纲介绍说,中国人民银行已与沿线21个国家的央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与国际金融公司、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美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的第三方合作不断深化。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加强了金融机构的交流和金融资源的整合。“一带一路”银行常态化的合作交流机制不断促进金融业的合作与发展。上海联合银行、中国-中东欧联合银行等合作机制继续发展。
此外,注重绿色发展和能力建设。例如,中国金融协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和伦敦金融城率先推出“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推动“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家金融机构签署了这一原则;
标题:易纲:构建开放和市场导向投融资体系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