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0字,读完约4分钟
打扫储藏室时,一支铁笔让我儿子不知所措。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但它让我想起了过去的日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我上小学的时候看了电影《红岩》,有一个片段描述了一群革命者用油印小报在白色恐怖中宣传革命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世纪80年代末,在加入这项工作后,我开始接触油印机。当时,老师们都从教务处收到了一个钢板、一支铁笔和一些蜡纸。钢板宽10厘米,长30厘米,上面有密集的垂直条纹或斜纹格子。用于刻字的笔杆由黑色硬塑料制成,带有一个中等大小的空.笔尖锋利而固定。蜡纸装在浅黄色纸管里,大多数都是“亮牌”。蜡纸很脆,尤其是在冬天,宿舍里很冷,如果你不注意它,你会把它割破的。
蜡雕是一项注重运输能力的技术活动。雕刻时,强度应恰到好处。当雕刻很重时,很容易切割蜡纸。打印时,会漏墨,使试纸上的墨水布满污渍,有碍观瞻;当雕刻很轻的时候,印刷出来的字就很模糊,影响了学生的回答。雕刻蜡印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只能细致入微,否则,如果你犯了一个错误,你将失去你以前的所有成就。蜡染应该有韧性。当一套试卷被刻出来的时候,人们很累,他们的手指疼痛,他们的眼睛呆滞,他们的脖子酸痛。
词汇本身就包含着教师的文化素养。一套清晰、整洁、字体美观的试卷不仅能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写作习惯。我记得有几个老师有不寻常的写作技巧,用银钩和铁笔画,充满力量,每一张试卷都刻得密密麻麻。楷书和行书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书法作品,都是赏心悦目的,这常常让我这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羡慕不已,也迫使我更加经常地练习书法。
时光流逝,记忆永存。在当时困难的环境和昏暗的光线下,老师们保持校园安静,用笔做犁,用钢板做地面,努力工作。我记得教中文的李小姐创办了一份油印小报,由一个人挑选手稿和雕刻。毫无疑问,秦先生已经过了这个年龄,他不仅认真备课,往返学校,而且每当他有空.的时候,都会在书桌前为学生们的复习资料盖章用他的铁笔描绘的复杂数学图形很小,而且是标准化的。
试卷刻好后,必须油印。油印机是一个木箱,里面有一个纱布框架和一个橡胶制成的油辊。首先将雕刻好的蜡纸贴在油印机的屏幕上,用铁夹固定,在底部放一叠纸,在油辊上蘸一些印刷油,均匀地涂上油墨,使屏幕变平,慢慢地向前推动充满印刷油的辊。印刷油穿过蜡纸,将笔迹印在白纸上。为了学会如何使用油印机,我帮助易老师揭开打印纸并数了数。我看得更频繁了,我学会了自己打印。起初,试卷被打印出来,手、脸和衣服都被墨水弄脏了。过了很长时间,我手上的墨水越来越少,印刷质量也越来越好。试卷打印出来后,放在炉子旁边,擦干墨水,字迹就变得清晰了。
太阳和月亮在变化,时代在不断进步。20世纪90年代末,学校的教学部门有一台机械打字机,主要用于打印官方文件,偶尔也用于毕业班。我经常听到兼职教师钟先生的“咔嚓咔嚓”声,老师们称之为“磕头机”。老师用油笔直接在打蜡纸上写字,这比死板容易多了。
2000年,学校购买了第一台办公电脑和针式打印机,而??”声音。因为没有快速打印机,油印机仍然被用来为学生打印试卷。在此期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资金有限,我们只能寄望于机遇。2001年,学校筹集资金建造了一个计算机房。老师们很开心,学生们也很兴奋。2003年,教育局为学校设立了一个电脑室,配备了一台快速印刷机和一台复印机。学校把原来的电脑分配给办公室,并给它配备了一台小型打印机。
时光飞逝,30年过去了。当时有些同事支持他们的生活,而其他人仍坚守岗位。回想起来,老师们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令人惊叹。在过去的30年里,失去的是岁月和旧东西,而保留下来的是专业精神。
(本文为《我和我的祖国》的“民族文学”一文收集手稿)
人民日报(2019年4月22日04版)
标题:远去的油印机(我和我的祖国)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