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7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网上贷款行业“1+3”(即一法三指引)体系框架设计,银监会及相关部门分别于2016年末和2017年初发布了《同业拆借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和《同业拆借资金存管业务指引》。随后,银监会研究起草了《同业拆借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和《信息披露内容说明》。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和政策体系初步形成,网上贷款行业规则进一步明确,有效防范网上贷款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快行业合规进程,实现网上贷款机构优胜劣汰,真正做到监管有法可依、行业有章可循。
下发《关于开展银行业“违法、违规、违规”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重点评估设立机构、乱办业务、转移不正当利益、信用、票据、理财、信用卡等重点业务领域的突出风险环节,以及信息披露不规范、重大业务管理信息隐瞒等问题,通过业务检查检查内部制度和合规性存在的问题。
发布《关于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移套利及相关套利”专项治理的通知》,主要针对银行间、投资、理财等跨市场、跨行业金融产品的高杠杆、多重套汇、长链、多重套利等问题,要求银行自我检查套利行为,规避监管行为。
发布《关于开展银行业“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发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业风险防控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全国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有效处置了一批重点风险点,消除了一批潜在风险,严格坚持无系统性风险底线。
为解决部分商业银行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流程不规范、风险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出台了《商业银行抵押物管理指引》。
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的通知》,对加强廉洁从业、禁止利益转移、防范道德风险、提高服务水平、整顿和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吸收公众存款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款规范化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校园贷款的监管和整改,从源头上控制混乱,防范和化解校园贷款风险。
为系统防范监管履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腐败和道德风险,构建公私分离的“防火墙”,为公平履职打好“疫苗针”,发布了《银监会系统工作人员监管履职严格公私分离的意见》和《银监会系统工作人员履职回避办法(试行)》。
针对银行业务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公开征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修订稿),引入三个新的量化指标,进一步完善流动性风险监控体系。
发布《关于规范银行信贷业务的通知》,规范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银行信贷业务行为,加强银行信贷业务监管,促进银行信贷业务健康发展,防范金融风险。
公开征求《商业银行大规模风险暴露管理办法》的意见,有助于促进商业银行提高集中风险管理水平,降低客户信用集中度;它有助于引导银行回归原点,专注于主营业务,削弱对银行间业务的依赖,并向实体经济投入更多资金。
发布《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针对违规未经批准持有银行股权、持股资金来源不符合自有资金要求、违规持股、股权结构不清、违规关联交易转移利益、滥用股东权益损害银行利益等现象。
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规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加强风险防范,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标题:整治市场乱象 银监会出台了哪些规定?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