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4字,读完约3分钟
5月30日,“2019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深化金融供给体制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金融业开放成为会议的重要议题。
央行行长易纲表示,去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实施各项金融开放措施,到目前为止,除部分项目外,基本落实到位。此外,中央银行在信用报告、评级、支付等领域相继引入准入条件。外资机构在进入中国市场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性进展。债券市场双向开放稳步推进,国际资本不断流入中国。
易纲表示,近年来,北京金融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金融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明显提高。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北京发展优质金融业,支持北京实施国家金融业改革开放政策,支持资本账户便利化试点政策,在北京实施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政策。支持金融街加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功能建设。
易纲认为,北京在金融技术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监管技术等最受欢迎的金融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我相信,北京将继续在金融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成为第一方阵。
在谈到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开放时,中国保监会副主席王兆兴表示,随着开放措施的实施,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都表示愿意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在华投资,许多外资金融机构也提出了准入申请。“欢迎所有愿意在中国投资的国家的金融机构迎接新的开放政策。我们将继续坚定履行承诺,为中外投资者公平竞争创造有利环境,为共同发展创造监管环境。”王昭兴说道。
王肇星指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过程也是金融监管从数量非审慎约束向质量审慎体系转变的过程。不断完善,要与对外开放水平相适应,确保对外开放稳定有序。要进一步优化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不断扩大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的业务范围和空空间。吸引更多具有专业特色、专业素质和专业竞争优势的外资银行进入;要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管理,下放权力,减少行政审批,进一步减少外商投资机构的行政许可事项;要进一步优化监管规则,提高监管有效性,坚持风险导向监管理念,充分考虑包括外资机构在内的不同类型机构的业务特点和风险特征。
在金融业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同时,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是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王肇星表示,中国保监会将继续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不仅要确保大门敞开,还要确保金融安全稳定。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借鉴国际成熟的监管做法,弥补监管体系的不足,更好地完善资本监管、行为监管和职能监管,确保监管能力与对外开放水平相适应。
标题:易纲: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取得突破性进展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