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58字,读完约8分钟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官方网站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首次提出了“缩水城市”的概念,明确提出了缩水中小城市应减肥强身,改变惯性增量规划思维。
事实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者吴康更新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6年,694个城市中有80个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占11.5%。
上海财经大学长江三角洲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所执行所长张学良也表示,城市收缩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常态。
那么,什么是萎缩的城市?中国的典型代表是什么?当一个城市不再成长,是否意味着它面前的道路只是遗憾的“谢幕”?
萎缩城市的代表是什么?
作为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金州在20世纪60年代被誉为“大庆式新兴工业城市”,创造了第一个晶体管、第一个石英玻璃、第一条尼龙长丝、第一朵人造塑料花、第一个电子真空开关管、第一台纸炼机、第一台电子轰击炉和第一台
现在,谈到锦州,很多人可能会首先想到直播行业的“鼻祖”麦天佑...
锦州作为一个中等城市,城市人口接近100万(城市常住人口50万~ 100万),城市人口从2010年的94.17万下降到2016年的83.9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似乎不愿意回到这座略微衰落的工业城市。
作为中国最早建立现代工业的城市之一和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营口的人口一直在减少。城市居民人口从2010年的904,100人下降到2017年的770,600人,仅在8年内就减少了133,500人...即使作为一个新的冶金石化设备制造工业基地,营口似乎也无法留住那些向往“外面世界”的人。
事实上,通过梳理相关数据,国家商报记者发现,在辽宁省,除了葫芦岛、大连等少数城市外,丹东、铁岭、本溪、阜新、大石桥……许多中小城市(常住人口在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的人口都在萎缩。
鞍山、抚顺和其他大城市也处于急剧收缩状态。以鞍山为例,城市人口在8年内减少了15.65万人;就连省会城市沈阳近年来也经历了大幅收缩。与2013年城市人口相比,2017年城市人口减少了858,200人...
上海财经大学长江三角洲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所执行所长张学良说,根据他的研究小组的长期调查,中国26.71%的地级/副省级行政单位发生了承包,29.89%的承包城市的市辖区发生了人口流失,集中在东北和长江经济带。
在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52个发生了收缩,占城市总数的47.27%;58个席位处于非承包状态,约占52.73%;84个市辖区已经签约,占市辖区总数的26.42%;393个市县签约,占市县总数的51.98%。
以江苏省为例,记者发现连云港、海门、太仓等中小城市的城市人口规模正在缩小。
人口在减少,但面积在扩大
记者还注意到,虽然城市居民人口连续三年下降,但一些城市的建成区仍在继续增长。这意味着城市建设中人少设施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错配。
在这些城市中,最突出的是开元市(辽宁)、吉林(吉林)、通化(吉林)和大庆(黑龙江)。
其中,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吉林市和大庆市属于二类大城市,也是除省会以外的第二大城市。城市居民人口和建成区的增加显示了吉林和大庆作为该地区第二大城市的“挣扎”。他们没有人口,但倾向于扩大和建设。问题是这种发展趋势会降低目前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不利于城市的紧凑发展。
除了“一降一升”之外,近年来也有一些城市呈现出非紧凑的发展态势,即城市居民人口没有持续减少,但城市人口密度却持续下降。也就是说,在整个三年中,城市居民人口的流入速度与其城市面积的扩张速度不相匹配。
为什么一个正在缩小的城市会缩小
北京大学资本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国平在接受《国家商报》采访时表示,城市规模是根据城市居民人口计算的,所谓的城市收缩是指城市居民人口在一段时间内有所减少。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大的背景,那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仍在增长,城市总人口一直在增加,而这些正在缩小的城市不是在增加,而是在减少,这与总体情况相反。”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的姚永玲教授告诉国家商报。
在什么情况下会有一个萎缩的城市?李国平认为,城市收缩往往与当地的地理位置、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和行政管理水平有关。地理条件差、传统产业比重大、资源环境压力大的城市容易出现萎缩。
“例如,在许多中小型矿业城市,以资源为基础的工业现在不得不降低生产能力,而且还存在一些环境压力。中国东北和西北等地区的城市缩小的可能性将更大。”李国平说。
记者注意到,黑龙江省鸡西市,一个百年煤炭城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2011年煤炭形势好的时候,煤炭行业占经济总量的24%以上。受全国煤炭市场下滑的影响,鸡西的煤炭生产、销售和价格都有所下降。除了结构、资源和制度矛盾等诸多因素之外,这座城市的经济一度徘徊在地平线附近。
大庆也是“同舟共济”。恐怕中国没有一个城市像大庆一样遭受过油气工业衰退和石油需求疲软的影响。自2001年以来,这座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至少保持了10年的两位数增长,在2015年以-26.83%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打破了神话。
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7年,大庆市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下降了约450人,城市gdp下降了34%,人均gdp下降了39%。城市收缩的现象非常明显。
姚永玲提到玉门市,这是甘肃省酒泉市管辖的一个县级市。玉门油田是中国最早的油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玉门油田先后在大庆、川南、长庆、柴达木和吐鲁番打过仗。它已经向全国各地的油田输送了10多万骨干部队和4000多套各种设备,这些油田被称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如今,随着资源的枯竭,“90,000人放弃甘肃玉门,成为空”这句话不时出现在报纸上。稀疏的人群、混乱的街道和废弃的房屋难以重现。
在姚永玲看来,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化不是零和游戏,也不是简单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它有一个梯度,即人口从农村流向小城镇,从小城镇流向大城镇,从大城镇流向县级市,从县级市流向地级市,从地级市流向大城市。这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连续过程。
“城市化不仅仅是从农村到城市,还包括从中小城市如县级市和地级市到大城市。这是一个依次递归的过程。人口首先在农村地区减少,然后在城镇减少,接着是县级市和地级市。”她说,这是因为中小城市的经济正在萎缩,大城市的就业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好、更有竞争力。"这是一条客观规律,在全国都很普遍."
“行政级别越低,县级城市越容易收缩。中国约有20%的地级市,尤其是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地级市。”李国平说。
有学者认为,随着高速交通网络的全面覆盖,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人口的老龄化,中国未来的人口结构和人口流动性将发生重大而深刻的结构性变化,这种潜在的收缩动因不断增加,城市收缩问题不可避免。
然而,李国平也表示,城市收缩的原因很多,既复杂又不能一概而论。例如,北京的常住人口近年来也减少了,但这是一个已经解决的政策原因。
萎缩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那么,这些萎缩的城市有未来吗?
NDRC文件明确提出,缩小的中小城市应减肥强身,改变惯性增量规划思维,严格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市集中。
在李国平看来,这是国家城市化政策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很明显,中小城市将不再盲目和低效地扩张,因此城市需要更精细的发展。
“经济活力强的地方,人口绝对不会减少。如果城市本身的竞争力下降,周边地区一个更好的城市的人口肯定会流向周边地区。因此,不断缩小的中小城市必须想方设法提高竞争力,发展工业,吸引就业,创造更适宜居住的条件,并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他说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你做得不好,人口将会减少。
姚永玲表示,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除资源型产业外,还要发展后续产业;对于不断缩小的中小城市,要倾斜国家政策,努力实现基础设施整合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促进企业发展,以吸引更多的人,发展成为美丽的小城市。
记者注意到,NDRC文件也明确提出要深化“人、地、钱”等配套政策。深化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在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时,更多考虑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2019年继续安排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支持更多落户地区。
标题:80个城市正在“缩小”:有的人口在减少 面积在扩张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