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6字,读完约3分钟

《中欧时报》先锋基金经理周英波

长乐汇资本首席投资官张孝仁

荣通转型三力基金经理林清源

朱雀基金股权投资总监张

江成,中泰兴源基金经理

中欧瑞博董事长吴

⊙卢记者赵明超○编辑

几天前任的采访记录让他的朋友圈大爆,他在资本圈的基金经理中也是数不胜数。从任的采访中,他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他们的投资有什么可以借鉴的?记者第一次采访了几位表现良好的基金经理,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基金经理 “隔空对话”任正非

《上海证券报》:在阅读了任的访谈全文后,您的总体感受和想法是什么?

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任的“感恩、开放、前瞻、务实”的话语,这与深圳这个“移民城市”的草根气质十分契合。也许正是深圳的基因可以不断成长为一个大型的全球性企业。

张:在这样的时刻,能够保持一个拥抱世界的宽广胸怀,是值得称道的。

张孝仁:我最大的感觉是“醒着”。任的讲话让市场对华为的真正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市场有了敢于与世界上最好的企业竞争的勇气。世界科技进步需要包括中国高科技企业在内的全球高科技企业的共同努力。

上海证券报:如何在二级市场发现、识别和投资华为?

周英波:选择真正把资源投入到科技创新领域,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林清源:华为的特色是全股权模式,科技公司以人为本,华为的股权结构为科技人员创造了强大的激励。在二级市场寻找投资机会时,我们非常注重员工激励的充分性。

上海证券报:纵观华为的成长历史,企业家精神是不可或缺的。你如何看待投资中的企业家精神?

周英波:创业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它占投资的80%以上。例如,人口红利实际上是一种周期性红利,它会给企业带来增长,但必须是企业家精神才能真正引领企业超越周期性红利,走向国际化并取得重大突破。

江成:企业家精神显然是伟大企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必要条件。良好投资的标准是“物有所值”。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和企业价值评估都是问题。在这个模型中,企业家精神显然是一个重要的输入变量,但它不是一个充分条件。

上海证券报:每个人都越来越关注进口替代。哪些细分品种值得注意?

姜成:中国取代进口是一个长期的逻辑。从单一成本领先,到性价比优势,再到综合效率优势,最后到技术领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的制造业仍然有很大的提高。目前,机会存在于许多细分的制造领域:特殊设备、装置、材料等。

基金经理 “隔空对话”任正非

吴:进口替代已经出现在很多领域,传统产业已经基本完成了这个过程。在一些高科技领域,这一过程仍在进行。对于一些技术仍在升级和进步的领域,更换时间会更长。

标题:基金经理 “隔空对话”任正非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