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16字,读完约7分钟
为有效规范银行业经营行为,不断推进银行业市场混乱整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严格坚持无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银监会决定进一步深化银行业市场混乱整治。银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深化整顿银行市场混乱的背景是什么?
答:2017年,银监会组织了“3340”等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大力整顿银行业市场秩序,取得初步成效。银行业务发展呈现积极变化,资金多层套汇、盲目杠杆化等不规范行为不断收敛,创新业务持续回归理性,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合规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取得了初步成效,不仅保持了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也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时,以专项治理为契机,有效弥补监管缺陷,纠正监管取向,营造严肃的监管氛围,突出监管主体,有效遏制金融市场混乱和违法违规事件高发,进一步增强监管有效性。
目前,金融风险高发态势依然复杂严峻,银行股东管理、公司治理和风险防控机制相对薄弱。市场混乱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没有根本改变,打赢这场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的硬仗任务依然艰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加强监管,控制混乱,防范风险,保持无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银监会决定进一步深化银行业市场混乱的整改。在全面系统梳理现有监管要求的基础上,针对银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银监会于2018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银行业市场混乱监管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深化银行业市场混乱监管的意见》和《银行业市场混乱监管要点》。通过深化银行业市场混乱整治,认真巩固以往专项治理成果,持续保持监管高压态势,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努力引导银行业回归、主业集中、专业化、合规经营、稳步发展,促进金融经济良性循环,坚决打赢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的硬仗。
记者:深化整顿银行市场混乱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在政策设计安排和文件起草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稳定”与“进步”的关系。争取稳定不仅是工作的总原则,也是银行监管的重要原则和方法。稳定是基础,也是大局。银监会既保持战略实力,实施强监管的政策导向,又充分考虑金融市场的敏感性、脆弱性和外部性,在保持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上力求稳定,在处理违法违规、大案要案和高风险事件上力求进步;争取化解存量风险的稳定性,争取遏制增量风险的进展,合理把握力度和节奏,储备政策空,实施新老减息。对于股票业务,给予一定的消化期和过渡期,区别对待;对于新业务,要严格依法监管,依法查处,坚决防范“风险处置风险”。
第二,短期和正常化的关系。银行业市场混乱的整治是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当前和今后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的常态化重点工作。银监会以当前为重点,对2018年各项工作提出了具体操作要求,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遏制市场混乱高发;从长远来看,我们提出了10条方向性、原则性和指导性意见,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引导银行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真正回归原点,聚焦主营业务,增强防范风险的内生动力。
第三,合规发展与金融创新的关系。金融创新是提升银行业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的必由之路。总的来说,当前金融创新不是太快,而是相对滞后;这并不过分,但相对来说还不够。银行业的一些混乱不是由创新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一些金融机构以创新为名进行套利,扰乱了市场秩序。在具体文件中,银监会既没有制定新的监管标准,也没有限制某些类型的业务或机构,也不会停止合理的金融创新。鼓励银行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防范和化解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的创新业务。同时,它还列出了明确禁止的负面业务。对于以套利为主要目的的“伪创新”,我们将坚决予以纠正和取缔,让违规者受到应有的惩罚,让套利者无利可图,努力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促进银行业合规经营和稳健发展。
第四,防范金融风险与服务实体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是银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根本政策。通过深化整顿金融秩序,进一步扭转资本脱离实际的趋势,加快转变发展战略,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一方面,有必要在金融体系内实现良性循环。以同业业务、理财业务、表外业务和影子银行业务为2018年整改重点,继续推进金融体系内部去杠杆化、渠道化和连锁化。把握公司治理基础,加强对股东的渗透监督,不断释放银行业发展创新的潜力和活力。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实现金融和经济的良性循环。积极落实新的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严格查处“一切违法行为”或选择性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和监管要求的行为,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
记者:深化整顿银行市场混乱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深化整顿银行市场混乱主要从10个方面进行。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承担主要责任,监管部门承担监管责任。要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整顿问题多的机构、混乱多的领域和风险集中的业务领域,严格排查案件风险。很明显,自查自纠宽松,监管发现严格,银行主动发现、主动处置、主动行动的监管容忍度提高。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实行新旧、分步、分类的方针,防范“风险处置风险”。突出“监管是监管之姓”,将监管重点放在防范和应对各种金融风险上,而不是做大做强银行业,强调履行监管职责的责任性,重视监管氛围。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弥补监管的不足,切实解决造成混乱的体制机制问题。
具体操作上,明确了2018年8个方面的22项重点整改项目:一是公司治理不完善,包括股东与股权、绩效与评价、职业资格等。其次,它违反了宏观调控政策,包括信贷政策和房地产行业政策。第三,影子银行和跨金融产品的风险包括四个关键点:银行间业务、理财业务、表外业务和合作业务。第四,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主要包括不当销售和与金融消费者权益直接相关的不当收费。第五,利益转移,包括向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转移。第六,非法会展业,包括未经批准设立的机构和会展业,非法存贷款业务,非法票据业务,非法隐瞒或处置不良资产。第七,案例与操作风险,主要列举了案例高发的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包括人员管理不到位、内控管理不到位、案件查处不到位等。八是行业诚信风险,包括业务运营和信息管理。此外,监督和履行职责的负面清单单独列出。
同时,要求对2017年开展的一系列专项治理工作进行评估,形成“整改-评估-整改”的工作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把深化整顿银行业市场混乱作为常态化的重点工作,边检查边变革。各级监管机构要进行现场检查、监督和监督,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罚,真正做到执法必严、纪律严明。
标题:对银行业乱象持续保持监管高压态势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进一步深化整治银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8198.html